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暖“新”服务筑起夏日清凉港湾(主题)
栖霞市为新就业群体托起“幸福底线”(副题)
烟台日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赵巍巍 通讯员 栾钦程 张晓瑜)炎炎夏日,暑气如蒸,但栖霞城区各处“工会驿站”里却凉风习习。
采访当日的中午,记者在位于霞光路的一处“工会驿站”里遇到了“饿了么”业务员林雁鸣和他的三位同事。他们正在驿站喝水、充电、避暑,作短暂的休息。“每天接单多,大部分时间都跑在路上,驿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歇脚的地方。”林雁鸣说。
民生关切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这温馨一幕,正是栖霞市以暖心服务为群众托起“幸福底线”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随着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新就业群体数量与日俱增,他们奔波在大街小巷,链接着千家万户,是城市发展最有活力的“细胞”。栖霞市精准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从友好场景建设入手,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新”服务。
作为服务新就业群体的载体,“工会驿站”为夏日高温下奔波的劳动者撑起了一片片“绿荫”。这些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清凉港湾”,让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有了短暂的“歇脚地”,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暖心注脚。
“我们提出并践行‘入会有门’‘服务有爱’‘维权有力’‘提升有路’的工作理念,努力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精准服务。”栖霞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负责人梁延伟介绍。
在“入会有门”方面,栖霞工会干部深入企业、商圈进行宣传发动,推行扫码入会、平台建会等便捷入会方式。“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发放了2000余份资料,开展了35场宣讲,就是想让更多劳动者了解工会、加入工会。”梁延伟说,截至目前,已成功吸引2000余名快递员、外卖骑手等“一键入家”。
“服务有爱”体现在将26处驿站进行智能化升级上。这些智能驿站在提供饮水、热餐、充电、WIFI等服务的基础上,增设信息与阅读功能。栖霞工会还依托各智能驿站定期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打造了“工会暖‘新’ 情伴‘驿’路”等品牌。“在这里不仅能解决日常需求,还能学到知识,真的很贴心。”一位外卖骑手赞道。
“维权有力”方面,打造“果都·工和”法援品牌,构建起多部门联动的维权体系,将98%的矛盾就地化解,目前已调处劳动争议136起。推动签订的快递行业“1+3”集体合同,明确了派费标准,保障了最低工资等职工权益。“有了这些保障,我们工作更安心了。”“饿了么”外卖骑手徐玲艳表示。
立足促进新就业群体技能提升,他们开设了11门免费技能课,现已培训300余人,实现了“提升有路”。他们还先后举办育婴、护理等竞赛18场,树立标杆,以赛促学。“通过技能培训,我的业务能力提升了不少,收入也增加了。”中通快递员荀小红说。
暖“新”服务借力数智赋能,精细服务。栖霞市投入10万元建成“驿站运营调度中心”,实时监控54处站点运行情况,确保常态开放率不低于98%,同时出台管理规范,让服务更精细。今年以来,他们先后依托驿站开展活动600余场,服务1.2万人次,真正成为劳动者的“温馨之家”。
在栖霞,这类的暖心“驿站”还有很多。今年以来,栖霞市委、市政府以“暖心工程”为抓手,广泛征集和梳理各领域群众的诉求,通过各行业部门的精准施策、扎实行动,将关怀融入服务末梢,持续提升着城市的民生温度,激发着城市发展的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