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阻击日寇的战斗中,以共产党员、班长马宝玉为首的5位八路军英雄,视死如归,纵身一跃。”在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下,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馆长李芳为游客讲述着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英雄壮举,将人们的记忆拉回1941年那个黎明。
狼牙山,古称郎山,雄踞河北易县西南,属太行山脉,主峰海拔1105米。它北望紫荆关,东瞰冀中平原与京广铁路,南屏保定城,自古兵家必争。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地区是晋察冀边区的北大门。
1941年8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7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规模空前的秋季大“扫荡”。9月24日,3500多名日伪军将狼牙山围得水泄不通。山上,游击支队、主力部队、党政机关和附近百姓共计4万余人被围困,形势严峻。
危急关头,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七连承担起掩护转移的重任。在主力撤离后,七连六班的5位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主动请缨担负后卫阻击。
9月25日清晨,500多名日伪军再次向狼牙山发起猛攻。5位战士利用险要地形,击退敌人的一次次冲锋,为主力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他们为将敌人引至大部队撤离的相反方向,毅然选择走向绝境。在棋盘陀顶峰,最后的决战打响。五壮士击退敌人多次冲锋,子弹打光后,他们又搬起山石砸向敌人。
“山顶的石头是有限的。”老战士葛振林后来回忆。当最后一块石头扔出时,敌人如蝗虫般涌上峰顶。最后关头,马宝玉将仅剩的一颗手榴弹奋力掷向敌人。身临万丈悬崖,五壮士毁掉枪支,昂首挺胸。班长马宝玉高呼:“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随后第一个纵身跃下深谷。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紧随其后,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慷慨赴死。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奇迹生还。他们的壮举迅速传遍抗日根据地。1941年10月,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政治部主任舒同、副主任朱良才共同签署颁布《晋察冀军区关于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训令》,对五壮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给予高度评价。翌年,军民在狼牙山主峰修建“狼牙山三烈士塔”。
英雄的壮举甚至震撼了敌人。1997年夏,原易县县长刘建军接待了一位特殊访客——日本老兵茅田幸助。在狼牙山脚下,这位曾任日军小队长的老人突然跪地磕头痛哭:“我也参加了1941年的那场战斗。”他回忆,目睹5人跳崖时,他曾命令士兵脱帽、鸣枪,向英雄致敬,后因“通敌”嫌疑被遣返受审。临别时,他将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军刀赠予刘建军:“这把昭和十五年制的凶器,见证了我永世难赎的罪孽。”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今天依然激励着无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狼牙山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硕介绍,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尤其是青年学生群体。“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历史,铭记英雄,充分利用红色文化阵地,实现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全面提升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注入精神动力。”
当地还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包括线上线下的讲座、展览等,让英雄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下一篇:新型固态电池样件在芜湖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