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直通车’平台,点点手机,家乡事全知道,投资更有谱了。”近日,来自莆田涵江区庄边镇的在外人才林光州通过“涵江先锋”微信公众号的“流动人才直通车”栏目链接,轻点几下就获取到人才引进相关政策。
“这就像给咱游子开了‘千里眼’。”林光州感慨道,“家乡有啥好政策、哪些地方盼投资一目了然,找商机、干事业心里踏实多了。”
据介绍,过去,像林光州这样的在外涵江人才,了解家乡主要靠口口相传和场次有限的座谈会,接收到的政策信息和投资商机时常“迟到”“走样”。
为此,涵江区精准破题,去年起在线上倾力打造“流动人才直通车”栏目,设置信息采集、政策速递、家乡动态、需求清单、建言通道五大“驿站”。如今,无论身处何方,游子动动手指,就能实时获取家乡权威发布的“第一手资讯”。
正是这指尖上的“直通车”,让林光州捕捉到了庄边镇农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今年初,一篇推文点燃了他的热情,他果断投资120万元,成立林家庄农场公司,在黄龙村、庄边村流转400亩闲置土地发展农业种植。如今,“水稻+油菜花+草莓+红薯”的复合种植模式生机盎然,预计年收入可达200万元,不仅盘活了土地,更让乡亲在家门口获得租金与工资的双丰收。
截至目前,这趟“直通车”已精准“链接”了387名在外人才,成功引导92名像林光州这样的能人返乡创业,催生中药材、枇杷等26个特色产业基地,引入了16家专业服务机构,孵化的项目已有近百个,成为涵江乡村振兴的强劲“数字引擎”。
“打开人才服务管理平台,不仅可以看到全区各类人才规模、分布区域、所属行业、项目对接等信息数据,根据设定好的各类政策,系统还会自动提示补助资金发放时间,提升人才管理精细化水平。”时值年中,涵江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干部柯曼婧忙着核对各项补贴政策落实情况。
涵江区人才服务管理平台是莆田推出的首家具有“一屏统览、一键查阅、一端服务”功能的人才服务管理平台。当前,该平台共录入省级ABC、工科类、壶兰计划、兴农人等人才超千人,已累计提供岗位近4万个,推荐招聘近万人次。
拥抱新业态,零工市场也“智慧”起来。针对年轻人“时间地点灵活、专长得以发挥”的择业新趋势,涵江区敏锐开发了“灵工邦”微信小程序。“这就是我们的‘数智零工集市’。”柯曼婧介绍道,这里不仅汇聚各类灵活就业岗位,还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政策解读等“一站式”服务。自试运营以来,平台已吸引6000余名青年注册、545家企业入驻,发布岗位400多个,成功为众多青年灵活就业创业牵线搭桥。
“姐妹们,福利‘秒杀’别错过,手快有!”夜幕降临,主播李珊珊在直播镜头前热情洋溢地“带货”。从线下导购成功转型为线上运动鞋主播,她直言要感谢涵江“巾帼电商”基地的“干货”培训。“去年基地揭牌,真是场‘及时雨’。”李珊珊说,“无论是专业直播技巧还是运营门道,老师们都倾囊相授,让我们这些‘半边天’也能在电商浪潮里闯出一片天。”自去年7月“马兰花”网络创业培训班开课以来,一批批女性学员在这里走上了创业增收路。
数字赋能,平台强力支撑。眼下,涵江区以尚书数字经济创业园为核心,打造集电商创业、平台经济、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人才培训、营销支持等数字化服务。目前园区已集聚电商企业142家、专业人才320名,有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