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化古韵承风华
创始人
2025-07-06 04:31:22
0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苏永生  及庆玲

  文明多依河而生。

  西辽河滋养下的科尔沁草原腹地,是西辽河文化的发祥地,通辽市科尔沁区正处于其核心,北疆文化标识格外醒目。

  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在此逐水草而居,牧猎而生,孕育璀璨史前文明;一千多年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此建立龙化州,开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史诗;革命战争时期,许多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此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进入新时代,科尔沁区大力弘扬北疆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让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焕发出更加厚重的文化光彩。

  溯源追流  契丹故壤

  在距离西辽河南岸约19公里处,科尔沁区莫力庙苏木福巨嘎查以北2.5公里处的辽阔原野上,大地隆起道道沉默的“脊梁”。

  它们是沉睡千年的辽代古城墙基遗迹。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被发现,命名为“福巨城市遗址”。

  这座古城与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李鹏有着“不解之缘”。

  “实地勘察中对比《辽史》记载,发现通辽地区的古城遗址群与契丹建国关键地标龙化州高度吻合。”长期致力于西辽河流域历史遗存研究的李鹏说。

  采集散落的文物碎片,追溯古河道的蜿蜒踪迹,比对星罗棋布的辽代遗迹……2011年-2016年,李鹏在充分掌握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地理学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备受瞩目的论断:福巨城就是龙化州。

  历史的回响,在同一年得到了有力的应和。

  开鲁县东风镇七家子村,两座沉睡的辽代古墓被考古队唤醒。墓中“葬□龙化州西□二里”的题字,为李鹏的论断提供了科学论证。

  深化考古支撑。2018年,内蒙古察右前旗金元勘探技术有限公司承担起福巨城址考古勘探作业工作,并出具报告:该城址属于内外双城式结构,    以东西走向轴线布局,属于辽代早期城址。

  勘探的泥土与文献的墨香交织出令人信服的证据链。

  遗址的始建年代与《辽史·太祖纪》的记载丝丝入扣:公元902年,“城龙化州于潢河之南”;公元904年,“广龙化州之东城”。

  2018年起,来自北京文物研究所、河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不同地方、单位的专家学者们形成共识:这片被朔风抚摸、被历史深埋的土地,是当之无愧的“龙兴之地、契丹故壤”。

  走进科尔沁文化暨龙化州研究基地,科尔沁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会会长李丽正认真整理她长期野外调研搜集到的文物碎片。

  分类陈列的铁犁耙锈迹斑斑,仿佛还带着泥土的芬芳;零碎的陶片,依稀可见昔日器皿的精美轮廓……

  《辽史·食货志》描绘了龙化州欣欣向荣的农耕图景:汉族移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在这片曾经的草原上,种植了小麦、粟、黍。不仅为支撑辽朝大军开疆拓土提供了坚实后盾,更结出了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深度融合的硕果。

  激活历史记忆。科尔沁区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契丹辽文化的研究工作,全力申报关于发掘古城遗址附近寺庙遗址的工作报告,届时将有可能真正揭开“龙兴之地、契丹故壤”的“神秘面纱”。

  站在断流又复流的西辽河畔,契丹先祖策马扬鞭的呼啸声,仍在回应着今日对“何以中国”的追问。

  烽火丹心  血脉赓续

  日光融融,洒落在科尔沁区最早建设的明仁大街上,“明仁小学”的牌匾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步入校园,巍然矗立的吕明仁烈士塑像威武高大。

  为了缅怀吕明仁烈士,这位1947年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的英雄,学校于1951年更名为“明仁小学”,并将爱国精神融入校园血脉,代代相传。

  “吕明仁烈士,原名吕其惠,1916年生于黄海之滨。1946年,他肩负重任,来到通辽开展革命工作……”

  校园一隅的吕明仁烈士事迹展厅内,四年级7班学生郝雪菲、常子赫作为小讲解员,用稚嫩而深情的童声,向师生们讲述烈士的丰功伟绩。

  讲解末尾,常子赫声音坚定:“吕明仁烈士忠诚、担当、奉献、为民的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二十多年来,一批批小讲解员在此为10万余人讲述烈士故事。

  这样的精神印记深深烙印在科尔沁大地的肌理之中。

  公园内,革命烈士纪念碑肃穆矗立;社区街道里,施介、徐永清烈士事迹展厅静静开放;校园中,刘宝双等烈士的事迹展厅承载着厚重记忆……以烈士名字命名的永清街道、明仁小学、施介街道,成为这片热土闪耀的精神坐标。

  和平年代,英雄赞歌未歇。

  2019年6月12日,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送别忠诚的共产党员、初心永驻的老兵——任明德。

  他的一生,是两段截然不同却同样伟大的征程。

  52岁以前,任明德南征北战,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战争中九死一生。

  52岁以后,任明德在科尔沁区东郊街道默默奉献,义务清运垃圾上万吨,用朴实行动践行为民初心。

  任明德精神如涓涓细流,带动一群人,影响一座城。

  2016年,任明德精神传承工作室成立,感召科尔沁区6.5万多人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传递奉献薪火。

  精神的传承,既在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践行中,也在艺术的升华里。

  饱含家国情怀的话剧《马走日》在内蒙古、北京等地精彩上演,成为提升北疆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精神光芒照亮了自治区双拥模范城科尔沁区,引领千千万万人以信仰淬火,在新征程上续写着属于这片红色热土的荣光。

  非遗脉动  活态传承

  科尔沁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原文化部命名的“少儿版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东北二人转保护传承基地。

  少儿版画、东北二人转……不仅是历史文明的见证,也是历代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一个小舞台,一块手绢、一把小扇,两人唱起来,唱的是九腔十八调,演的是千军万马来……

  走进科尔沁区戏曲剧团(东北二人转)非遗传承基地,东北二人转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安秀珍正在排练新剧目。

  受父亲的熏陶,打小就喜欢二人转的安秀珍,在唱东北二人转的道路上走过40余载。

  “20世纪初,二人转流入通辽地区,至今已有百年。通辽地区东北二人转在表演上吸收蒙古族舞步,音乐上则将蒙古族民歌曲调糅入唱腔,形成自己的特色。”安秀珍说。

  一块木板,一把刻刀,刻画出大美河山,刻画出人文风情,刻画出生产生活。

  穿过喧嚣街市,科尔沁区文化馆的版画教室能听见刀尖游走的沙沙声,学生们正凝神刻制《骏马图》。

  指导老师其木格轻语道:“每幅版画都是一粒种子,在孩子心里长出‘记得住的乡愁’。”

  自1996年戴上“少儿版画艺术之乡”的桂冠,科尔沁区文化馆每2年举办一次“科尔沁少儿版画艺术节”,至2023年,先后共举办了十六届,有3000余名小作者创作的5000余件作品参展;通过优秀作品联展、版画教师培训交流会等活动,逐步构建了以少儿版画教育基地、少儿版画社区、少儿版画村、少儿版画传习所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脉络。

  活态传承,古艺新生。从“非遗进校园”浸润5万学子心灵,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计划锻造时代新锐,科尔沁区活态传承的路径清晰而坚定。

  文化自信,匠心守护。59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守护着64项非遗瑰宝——东北二人转的唱念做打、毛雕画的纤毫毕现、蒙古耳枕制作的指尖温度……古老技艺在当代脉搏中传承延续。

  底蕴深厚的科尔沁区,正在文明交汇的永恒史诗里,踏出北疆文化下一个深沉而辉煌的节拍。

  (压题图:云端俯瞰科尔沁区。林林  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露读哪个音?什...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露读哪个音?什么时候读lu,什么时候读lou.读第四声“路”(谐音)读lu基本字义 ...
伊朗,突发!哈梅内伊露面! 伊朗传来最新消息!7月6日消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当地时间7月5日在德黑兰参加一场仪式。这是以伊冲...
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是什么? 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是什么?《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
宇宙星神的主题曲歌词 宇宙星神的主题曲歌词 一道亮光   它来自宇宙   最深最远的方向   一种呼唤   它来自内心 ...
有关伸长手脚等的电影 有关伸长手脚等的电影有关伸长手脚等的电影  《赤脚小子》是由杜琪峰执导,郭富城、张曼玉、狄龙等主演的...
悲欢什么成语 悲欢什么成语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情侣间的简短祝福语 情侣间的简短祝福语岁月流逝在不同的时间,思念驻足在相同的心间,风景展现在不同的地点,幸福荡漾在相同的...
古龙边城浪子~边城刀声~天涯明... 古龙边城浪子~边城刀声~天涯明月刀~恩~都是写的傅红雪的吧~那·那个是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呢??都...
杠杆!激进?揭底350亿“国城... 【导读】杠杆!激进?揭底350亿“国城系”长袖善舞的“国城系”正面临关键一跃。2024年12月18日...
黄河的文化 黄河的文化  黄河流域文化源远流长,连绵不断。  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经过亘古不息的流淌,孕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