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李雪瑶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请同学们说一下透过桃花水,你看到了什么?”6月27日,走进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蒙古族小学,学生们正在语文教师塔娜的引导下,用标准的国通语进行课文朗读并不断寻找答案,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良好的课堂氛围得益于经棚蒙古族小学搭建的跨校合作平台。经棚蒙古族小学与经棚第二小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邀请市级语文教学能手与本校骨干教师结成帮扶对子开展联合教研,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两个学校的教师都会进行全方位交流,提升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对教师带来的教学方法让我的课堂焕然一新,现在学生们都爱说国通语,我带的班级期末语文成绩平均分较上一学年提高12分,优秀率从35%提升至58%。我也先后获得旗级‘教学能手’和市级‘优秀教师’称号。”经棚蒙古族小学语文教师塔娜说。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基石。经棚蒙古族小学将“整本书阅读”工程作为提升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核心抓手,在全校开展“班班共读”活动,通过阅读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读书交流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沉浸文本,深度思考。持续的阅读积累有效地转化为写作动能,学生的写作水平显著提高,本学期学生优秀作文数量同比增长60%。
课堂始终是语言学习的主阵地。经棚蒙古族小学着力打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效课堂”。教师针对学生特点精准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听说读写融合训练。同时,在课堂上积极创设语言情境,鼓励学生在讨论、展示、合作中自信、流畅地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实施高效课堂改革后,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度从65%提升至89%,课堂发言频次人均增加3倍,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效率提高了40%。”经棚蒙古族小学校长苏道说,学校将继续深化“结对共建、班班共读、高效课堂”等特色实践,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学生成长为有语言自信、文化底气的时代新人。
上一篇:国家力量 血脉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