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张冲 □ 本报通讯员 刘云奇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是法院参与社会治理、彰显司法温度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人民法院关爱工作室以“法润青禾”品牌建设为统领,创新构建“刚性惩戒+柔性关怀+源头预防”的全链条保护体系,全力守护“少年的你”。3年来,通过“法润青禾”品牌建设,伊美区法院实现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专业化率100%、司法救助覆盖率100%、校园普法参与率94%,300多人次未成年人接受“法治润禾”教育。 2025年4月,在伊美区法院审理孙某和石某离婚案件时,关爱工作室制作并随案发放了《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提醒离异父母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共同呵护孩子茁壮成长。为建强组织机构,“银发”法官发挥作用。2022年1月,伊美区法院关工委形成了院长为主任、退休法官担任副主任、现任和退休法官为成员的组织架构,成立了伊美区法院关爱工作室。2024年,美溪法庭退休法官熊志财在调解一起婚姻纠纷中,考虑到未成年人的成长,多次同家长、近亲属进行沟通,改善了儿童的留守境况,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伊美区法院关爱工作室在工作中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隐蔽性强、危害深的特点,建立了“优先立案、快速审理、从严惩处”工作机制,2022年以来,推动审结性侵、猥亵、强迫卖淫等涉及未成年人案件3件,判处实刑率100%。 与此同时,为创新保护机制,降低司法过程“二次伤害”,伊美区法院关爱工作室协助职能部门加强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教育、感化以及挽救工作,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切实帮助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关爱工作室还探索建立涉少案件判后回访档案,2024年7月,联合妇联、社区、学校对2名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干预,帮助其走出阴影。 近3年来,伊美区法院关爱工作室组织老法官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20余次,通过举办“青禾法治课堂”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针对学生和老师普遍关注的“校园欺凌”问题,选取校园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图文案例解读、现场互动等形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增强遵纪守法、自我保护意识。 接下来,伊美区法院关爱工作室将深化“法润青禾”品牌建设,完善“家校社司”联动机制,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从“个案救急”向“系统治理”升级,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