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过斑马线得小跑,现在车主动减速挥手,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市民李女士在城西区黄河路的切身感受,折射出西宁交通文明的悄然转变。长期以来,西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通过“路面严管+科技赋能+源头宣传”组合拳,推动“车让人”从执法要求转化为文明自觉。
现场执法与智能监控织密治理网络
“您好,您在斑马线前未减速礼让行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需接受处罚。”6月26日早高峰,交警三大队民警在冷湖路与虎台四巷交叉口设立临时检查点,对一辆未礼让行人的营运车辆驾驶员开具罚单。据统计,6月25日至6月29日,全市共查处营运车辆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140起,营运车辆平均违法率环比下降2.38%。同时,通过远程喊话系统、路口监控视频实时喊话劝导机动车礼让行人34次,有效提升了文明礼让效果。
随着旅游旺季到来,西宁交警加强营运车辆道路通行秩序,将提高营运车辆行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作为治理重点。在落实“清凉夏都、友好交警”16条便民措施基础上,结合全市道路交通实际,在原有的12个无灯控路口、视距盲区路段的基础上,新增设了23处专项整治点,采取“定点整治+巡逻管控+监控抓拍”的方式,查处机动车经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执勤交警坚持“宣传与查处并重、教育与处罚并举”,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除现场执法外,西宁交警依托“电子警察”智能抓拍系统,在主城区36个重点路口,对“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未停车让行”行为实现24小时自动识别。“系统上线后,从去年7月份日均抓拍量160余起,降至今年6月底30余起。”交通科科长姜鑫介绍,违法数据同步接入交管12123,当事人可登陆APP查看违法图像并在线处理。
源头宣导,播撒文明种子
“斑马线礼让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城市文明的窗口。”6月26日,西宁交警走进辖区营运企业,通过事故案例剖析、法律法规讲解、播放警示短片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联合西宁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局召开2025年二季度营运车辆交通整治部门联席会议、召集全市6家出租车行、“两客一危”等重点企业召开安全责任约谈提醒会,形成多部门联动治理格局。专项行动期间,西宁交警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整治信息7篇、警示短视频4个,曝光不礼让营运车辆28辆,推动出租车、网约车等“城市流动名片”带头践行礼让。
让文明基因融入城市交通肌理
为减少人车冲突,西宁交警对全市人行横道线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了梳理排查。行动期间,联合市政部门补划人行横道标线500平方米,增设“车让人”提示标线6组、让行标志2块,优化7处行人过街信号灯配时,用硬件升级为文明出行“保驾护航”。
“治理不是‘一阵风’,要让礼让斑马线成为西宁的文明标签。”西宁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黄才界说,“西宁交警将强化日常执法管理,突出对重点区域、城市主干道路等执法管控,对机动车不礼让行人、随意变道等行为‘零容忍’。同时,推动行人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同步治理,构建车让人、人守规的良性互动格局。”
夕阳下的湟水河畔,各个路口的斑马线上,车辆与行人有序交错,司机主动减速的手势与行人点头致谢的微笑,正成为夏都西宁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记者 措毛 摄影报道)
上一篇:适于儿童看的书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