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防城港头条 | 防城港:万鸟翩跹红树林
创始人
2025-07-05 21:05:47
0

转自:防城港发布

7月5日广西日报防城港观察版有关报道。  

7月1日,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蓝天白云、绿波涌动,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与波光粼粼的碧澄海水交相辉映。上千只白鹭或展翅于林间,或停歇在枝头。红树林底下,招潮蟹挥舞着钳子横走,几只弹涂鱼不时跳出水面休憩,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防城港市依托法治力量凝聚保护合力,扎实推进资源管护、科研发展等工作,有效推动红树林生态提质增效,红树林有林面积持续增加,生物多样性稳中向好。国土资源补充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市红树林面积达2293.98公顷,较2020年增加200多公顷,红树林树种达18种,涵盖了广西所有原生红树林品种。北仑河口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东、西湾列入第一批自治区重要湿地名录。

白鹭在红树林飞翔、停歇。

巡护监管红树林有力有效

7月1日上午,护林员何如华身穿迷彩服和水靴,手持望远镜和记录本,开启了一天的巡逻工作。他一头扎进北仑河口保护区的红树林,在滩涂淤泥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不断穿行于密密麻麻的树丛间,监测和维护红树林的生态环境。

护林员何如华手持望远镜,监测红树林生态环境。

何如华在护林员岗位上工作已有18年,巡逻路程超过13万公里。得益于他和同事们的长期巡护,红树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周边村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红树林间随处可见成群白鹭栖息。

“我生活在海边,深知红树林是沿海的天然屏障,所以尽全力保护这片‘海洋卫士’。”让何如华最开心的事是,站在20米高的瞭望塔,手持望远镜,观看红树林间群鸟遨游。

北仑河口保护区是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及其生境、红树林湿地、鸟类为主的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3000公顷,红树林面积约1097.95公顷。

该保护区以林长制为抓手,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红树林监管体系,推进红树林管护取得明显成效。一方面,推行智慧化巡护监管应用,引入无人机全方位监管;另一方面,持续增强人力巡护,合理整合优化巡护打卡线路,构建“高空智慧监测+低空人力巡护”体系。3年来,保护区组织人员巡护约1800次,开展专项行动15次,及时依法制止占用滩涂行为20余起,清理非法围网12公里。

护林员何如华站在瞭望塔,监测红树林生态环境。

北仑河口保护区构建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凝聚保护合力。保护区管理处与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防城港市人民检察院建立了生态环境司法与执法衔接机制,共同签订《关于加强协作共同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意见》,建立起涵盖红树林日常保护、项目审查审核、案件核查处理等工作机制,形成综合协调、齐抓共管的监管工作格局。

鸟类的品种与数量是衡量生态系统好坏的重要参考指标,北仑河口保护区处于亚洲东部沿海、中西伯利亚—中国中部两条鸟类迁徙路线交汇处,每年飞抵或者途经的鸟类超过10万只。“多年来,保护区工作人员作为候鸟保护使者,重生态,强执法,使保护区成为候鸟迁徙中最安全通道,根据监测,保护区监测到的鸟类不断增多,现已达310种,其中不乏勺嘴鹬、大天鹅等珍稀濒危物种,监测记录到的鸟类数量居全国保护区前列。”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陈汉波介绍,得益于良好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北仑河口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也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批准的GEF项目国际红树林示范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发展

碧波万顷的北部湾畔,红树林随风摇曳,鸟儿展翅飞翔,鱼儿欢快畅游……这是我国第一条生态海堤湿地工程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

一群白鹭在红树林停歇。

红树林是中国保护的木本植物群落,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其发达的根系能有效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柔软枝体可抵御海浪袭击。防城港市创新性进行生态化改造,发挥山海相拥的地理优势,大手笔建设“蓝色海湾”取得显著成效。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海堤生态化建设案例入选全球八大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

“6月8日,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发布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擦亮国门生态底色——广西防城港市‘蓝色海湾’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入选,成为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样板。”防城港市海洋局负责人介绍。

北仑河口保护区一隅。

近年来,防城港市积极开展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工作,实施《广西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年以来,该市通过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项目和海洋生态修护项目,投资7384.4万元,营造红树林118.37公顷;实施典型深海湿地项目红树林重点工程,投资288.9万元;市县两级自筹资金339.3万元实施红树林修复项目,修复红树林722公顷,超额完成任务,扩大了红树林面积、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改善了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增强了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摄制组走进防城区江山镇中心小学,围绕“传承红色基因 培养时代新人”主题,拍摄了该校持续开展的红树林保护教育实践活动。

成群白鹭在红树林遨游。

在江山镇中心小学的红树林科普教育现场,老师以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向少先队员们详细介绍了红树林的独特生态价值及其对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红树林这一自然奇观充满了好奇。摄制组用镜头记录精彩瞬间,并在北仑河口保护区滩涂,拍摄孩子们种植红树林的身影。

此次拍摄活动,通过央视平台向全国观众传递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让更多人了解红树林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激发更多青少年关注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1989年,江山镇中心小学在北仑河口保护区建立了红领巾红树林防护林带、红领巾育苗圃、青少年蓝色教育基地,开展保护红树林的综合实践活动。36年来,学校和少先队员们持续开展此项活动。在少先队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红树林的行动中,成为海上森林的卫士。”江山镇中心小学校长廖振玮介绍。

北仑河口保护区一隅。

法制治理,宣传为要。为依法保护红树林,2018年9月,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并于同年12月1日起实施,条例实施6年多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沿海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2021年湿地保护法出台以及近年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改革、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的推进,条例的一些规定已不符合上位法要求,不适应改革整体部署,自治区人大启动《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的修订工作,修订后的条例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修订,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筑牢国家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更为有力的法治保障。

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 苑长军 通讯员 樊兰芬 汤 乔 文/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春脚步丈量边疆文化 以实际行...   原标题:青春脚步丈量边疆文化 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上海立达学院“疆盼”团队赴金平开展“三下...
热带风暴“香塔尔”逼近美国南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7月5日,据美国国家飓风中心消息,热带风暴“香塔尔”于当天上午在南卡罗...
百种野生鸟类唐山“结婚生子” 转自:唐山广播电视台百种野生鸟类唐山“结婚生子”夏日的唐山,生机勃勃,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在这片北...
中央组织部决定,王殿常履新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三峡集团官网7月4日发布消息,近日三峡集团党组召开会议,通报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
平安好医生:“医保+商保”互联...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上海7月5日电(记者 王淑娟)近日,首个全国性“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成功上...
黄河调水调沙迎来最大出库含沙量 经济观察网讯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记者今天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黄河调水调沙正有序推进,随...
山西承接“136号文”征求意见... (转自:风芒能源)近日,山西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征求对《山西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
苏超首场0进球比赛诞生! 0:0握手言和!精彩对决不分伯仲!南京队0:0苏州队今晚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战火”重燃...
伊朗与六国达成共识! 转自:扬子晚报据路透社7月4日报道,亚洲中西部七国领导人峰会4日达成共识,将推动贸易自由化、吸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