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中国的火车轨道宽1435毫米,哈萨克斯坦的火车轨道宽1520毫米,85毫米的区别,就使得货物需要“下车换乘”,听起来简单,却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上的关键节点。距离中国边陲新疆霍尔果斯市仅15公里的无水港便是这样一个换装场站。
10条宽轨铁路线投入运营仪式现场
7月4日,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迎来了启用十周年的纪念时刻,也正是这一天,无水港10条崭新的宽轨铁路线正式投入运营,“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提质扩容”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从千年古都西安到草原明珠阿斯塔纳,从黄海之滨到里海之畔,从天山南北到帕米尔高原,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共识全面落地,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友谊之花越开越灿烂。”
10条宽轨铁路线投入运营仪式现场
哈国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总经理马拉巴耶夫深受鼓舞,他兴奋地表示,无水港将与刚刚实现部分启用的阿克套集装箱枢纽项目以及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紧密协作,共同践行“中国——中亚”精神,通过高效换装与运输,为欧亚大陆互联互通提供重要支持。
当日,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公司十周年暨10条宽轨铁路线投入运营仪式在哈国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内举办。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立州出席活动,当地政府部门、哈国铁以及哈铁快运、交通物流企业代表以及集团中亚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杨立州在活动中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连云港港口发展的股东方致以诚挚的谢意。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在三方倾力合作下,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高质量发展。他表示,连云港港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多维度对接、高质量落地,务实推动中哈合作之花广泛绽放,为谱写中哈两国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新篇章贡献更多力量。
10条宽轨铁路线投入运营仪式现场
据集团派驻无水港副总经理陈勇介绍,无水港早在2024年初就投资人民币5000万元启动了10条宽轨的建设工作,最终历时10个月建成了这一重要的能级提升工程。新建的10条宽轨每条长度约1000米,包含编组线、停车线、维修线、堆存线、装车线和牵出线,建成后无水港作业线路达到了19条,并新增车板的堆存、编组、维修功能,“以前积压在阿腾科里调度站的哈方宽体车板能够集聚到无水港,及时与中方车板对接换装,坏掉的车板也不需要再拖到阿拉木图或更远的地方进行维修,将极大地提升无水港的运转效率。”
无水港2015年成立,2017年起便由中哈双方共同持股运营,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的示范性物流项目,完善了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运输通道。
十年来,依托股东方铁路、航线、海港等优势资源,无水港不断投资扩容作业线路、丰富作业货种,换装业务量快速增长。过境集装箱换装量由开港之初的2万标箱,到2024年已经飙升至32.4万标箱,年均增长率达到16%;件杂货货量也从期初的3.8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5万吨,年增长率达到290%。如今,全国65%的中欧(亚)班列换装业务由无水港承接。
另一方面,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深入推进,哈国政府高度重视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发展,不断提升铁路口岸集疏运和公路口岸通关过货能力,推动经济特区跨境运输业务实现蓬勃发展。十年来,利用多重优惠政策和减免税收红利,经济特区吸引多家国际企业强势入驻,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优秀人才近悦远来、扎根特区。据了解,入驻经济特区企业由原来不到10家快速发展到目前的近百家。“无水港经营与发展为我们经济特区发展带来了很多社会效益。届时,我们还将在无水港周边建设一座新城和一座货运机场,经济特区形象和发展活力必然焕然一新。”经济特区招商部经理成龙说。
如今,作为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三节点枢纽一体化”运营的关键节点,无水港将围绕功能能级、信息化提升加大投入,进一步畅通新亚欧陆海联运数据通道,扮演好将连云港的出海口服务功能送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家门口的重要角色。
“希望中哈双方继续通力合作,让无水港全面融入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通过进一步提升自身功能能级,推动连云港港全力构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更好地服务中国东南沿海、长三角与中亚间的经贸合作,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展现更大作为。”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国超说。
活动期间,连云港港同哈铁快运就十周年庆进行友好交流和讨论,并慰问了集团派驻东门无水港公司相关人员。活动还向集团派驻东门无水港公司颁发个人先进奖项。
通讯员 陈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