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首次记录到缓慢滑移地震,揭示构造压力释放机制
创始人
2025-07-05 18:11:35
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IT之家 7 月 5 日消息,据外媒 Interesting Engineering 6 月 27 日报道,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在海底断层释放构造压力的过程中,完整记录下一次缓慢滑移地震的动态。这一地震发生在日本海沟附近的主断层带上,科学家形容其过程如同地球两大板块之间的断层线正在“慢慢拉开”。

这次观测捕捉到地震如何沿会引发海啸的断层段缓慢传播,起到类似“构造缓冲器”的作用。研究团队指出,缓慢滑移地震是一种持续时间可能长达数天甚至数周的地震类型,虽然发现时间不久,却被认为是地震周期中释放应力的重要环节。此次在日本南海海槽的观测数据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为了观测这类地震,团队在离岸深处、断层最靠近海底的位置安装了钻孔传感器,成功捕捉到了地震信号。该研究负责人达米安・萨弗强调,钻孔仪器可以侦测到微小至几毫米的位移,这是陆地上的 GPS 网络无法实现的。

团队的观测显示,2015 年秋季一场缓慢滑移地震沿断层最外缘移动,释放了该区域的构造压力。2020 年,又一场类似地震沿同一路径发生,进一步印证这一机制。

研究人员在发表于《Science》的论文中表示:“我们分析了日本本州南海俯冲带三处近海钻孔观测站的孔隙压力数据,记录了两次缓滑事件的滑移过程。滑移起点距海沟约 30 公里,每天向海沟方向推进 1 到 2 公里,最终接近甚至可能越过海沟,同时伴随震动或极低频地震的发生。”

这两次事件,如同地壳内部的一圈圈形变波动,从日本沿岸 30 英里(IT之家注:约 48.28 公里)外的海域出发,沿断层向海沟方向推进,最终在大陆边缘附近逐渐消散。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南海断层以强震和海啸著称,但这一区段似乎反而能吸收能量,起到“减震器”的作用。这项发现将帮助科学家更深入了解整个“火环带”—— 这个全球最活跃的地震与海啸带中,俯冲带断层的活动机制。

每次缓滑地震都在几周内沿断层移动约 32 公里,且都发生在地质流体压力偏高的区域。研究人员认为,这为“地下流体促发缓慢地震”提供了迄今最有力的证据。尽管这一理论早已被提出,但直到现在才首次通过观测获得明确验证。

研究人员还提到,南海断层上一次大地震发生在 1946 年,震级 8 级,造成逾 3.6 万座房屋倒塌,1300 多人遇难。尽管未来仍有强震风险,但这次研究表明,该断层部分能量已通过缓慢滑移过程被“安全释放”。

研究团队特别指出,断层表层部分可以独立于深层活动,单独释放构造压力。此类观测为评估整条断层的地震风险提供了关键线索,也能用于分析其他类似断层的潜在威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春脚步丈量边疆文化 以实际行...   原标题:青春脚步丈量边疆文化 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上海立达学院“疆盼”团队赴金平开展“三下...
热带风暴“香塔尔”逼近美国南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7月5日,据美国国家飓风中心消息,热带风暴“香塔尔”于当天上午在南卡罗...
百种野生鸟类唐山“结婚生子” 转自:唐山广播电视台百种野生鸟类唐山“结婚生子”夏日的唐山,生机勃勃,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在这片北...
中央组织部决定,王殿常履新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三峡集团官网7月4日发布消息,近日三峡集团党组召开会议,通报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
平安好医生:“医保+商保”互联...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上海7月5日电(记者 王淑娟)近日,首个全国性“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成功上...
黄河调水调沙迎来最大出库含沙量 经济观察网讯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记者今天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黄河调水调沙正有序推进,随...
山西承接“136号文”征求意见... (转自:风芒能源)近日,山西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征求对《山西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
苏超首场0进球比赛诞生! 0:0握手言和!精彩对决不分伯仲!南京队0:0苏州队今晚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战火”重燃...
伊朗与六国达成共识! 转自:扬子晚报据路透社7月4日报道,亚洲中西部七国领导人峰会4日达成共识,将推动贸易自由化、吸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