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7月4日,以“启航郑和故里 扬帆绿美珠江”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活动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举行。
本次活动由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昆明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海员工会共同主办。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主持全面工作)李永恒,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夏俊松作主旨发言。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二级巡视员翁笑冰、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波、中国航海学会执行秘书长刘顺到会致辞。
来自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自治区)交通、海事、救捞、港航和昆明市、晋宁区等相关代表,有关航海院校、企业以及水运行业、郑和研究领域专家等各方嘉宾代表出席活动。
李永恒在讲话中指出,珠江作为世界第二大通航河流,在国家战略和水运经济中地位突出。近年来,珠江航道网络持续完善,运输能力、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未来要坚持规划引领,抢抓政策机遇,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珠江水运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水运基础设施一体化融合、安全化提升、智慧化升级、绿色化转型。
翁笑冰在致辞中强调,当前,我国正在从航运大国、港口大国向航运强国迈进。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将同广大港航企业同仁一道,充分发挥内河水运大运量、低成本优势,更好服务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奋力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更加有力的水运支撑和保障。
夏俊松在主旨发言时提到,近年来,云南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延伸“两出省三出境”水运网,实施系列重大工程,加快形成综合运输大通道。云南水运将与五省(区)一道,深化通道共建、管理共治、信息共享、情感共通,共绘绿美珠江新画卷。
赵波在欢迎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昆明与流域城市深化合作,着力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的现代航运体系。未来将以航海日活动为契机,把握珠江黄金水道建设机遇,在航运体系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贡献昆明力量,共同谱写“水清、岸绿、舟畅、景美”的珠江航运新篇章。
刘顺在致辞中表示,62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铸就了中华民族“敢为人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航海基因。新时代广大航海从业者正以文明传承为舵、科技创新为帆、全球协作为桨,推动绿色航运变革。中国航海学会愿与各界携手,以绿色为底色、创新为引擎、文化为纽带,让郑和精神永放光芒。
交通运输部和五省(区)交通运输厅、广东省海员工会、昆明市人民政府领导、嘉宾共同启动了2025年“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系列活动。
现场邀请云南省郑和研究会会长杨经元、肖宪、姚继德、马颖生等专家开展“绿色航运 向新而行”访谈,探讨郑和精神对于当今航运业发展的启示。
活动期间,相关企业代表联合签署《“绿美珠江”行动书》,呼吁全体珠江港航人共同行动起来,携手绘就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绿美珠江”新画卷。
活动通过话剧《扬帆·起航》、云南航运新地标情景演绎《澜湄脉动·关累新章》、绿色航运主题演讲《碧水启新航——云南新能源船舶的绿色征途》、航海学子旗语表演等精彩节目,歌颂航运人的奋斗精神,展现云南绿色航运发展魅力。通过“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活动20年精彩镜头回放及“和我一起看珠江”暨20载成就视频展播,带领嘉宾代表们回顾活动20年精彩片段及珠江水运20年发展成就。
此外,现场进行了爱心企业捐款、珠江航运事业发展基金会助学金颁发及《珠江航运史》书籍捐赠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展示了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大家、原云南省军区文艺创作室主任钟开天先生所作的画卷《郑和下西洋》(部分),生动再现了600多年前郑和船队远航亚非的壮丽景象。现场,钟开天先生还特别将“长风万里 扬帆珠江”书法作品赠予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活动组委会。
启动仪式后,相关嘉宾领导参加在腾俊国际陆港举行的“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首发活动。“郑和号”的成功开行标志着中国西南连接印度洋的新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式贯通,有效助力孟中印缅国际大通道、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开启“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据悉,今年是“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活动举办二十周年。作为“中国航海日”活动最重要、最具活力和最具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活动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九届。历经二十载,活动已成长为流域航运对话的标杆平台和辐射全国的航海文化坐标,见证珠江腾飞。“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活动特色突出、内容丰富、氛围浓厚、影响力广,构筑了珠江水系五省(区)航运业同仁交流思想、凝聚智慧、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彰显了珠江航运事业的蓬勃活力与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