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5日讯 从7月3日开始的高温天气到今天仍在持续,并且进入鼎盛阶段。今天,山东多地一共发布了71个高温预警,8个地方12时的气温进入全国前10名。
昌邑全国第一!山东8地进入全国最热榜前10名
从2418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数据来看,今天12时的最高气温,山东有8个地方进入全国前10名。分别为昌邑、青州、诸城、潍坊、广饶、临淄、寿光、莱州等。其中,昌邑以39.1℃的高温登顶全国第一名。而11时的最高气温,山东有7个地方进入全国前10名。
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多位于县一级,而区域气象观测站多位于乡镇一级,其观测的温度往往会更高。比如,山东4日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济宁微山韩庄,达42.7℃。
山东发布71个高温预警 临沂、枣庄、潍坊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山东省气象台今天11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受副热带高压影响,3—4日山东内陆大部地区出现37~39℃的高温天气,预计5—8日,山东内陆大部地区将持续出现37℃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5日最高气温:内陆地区37~39℃,局部可达40℃以上,沿海地区29~36℃。6日最高气温:鲁中、鲁南和半岛内陆地区37~39℃,局部可达40℃以上,沿海地区30~32℃,其他地区33~36℃。
截至今天12时,山东多地一共发布了71个高温预警。临沂、枣庄、潍坊3市发布了高温预警的最高等级——高温红色预警,意味着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高温红色预警的防御指南为,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并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
如何应对高温天气
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能有效降低风险。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应对高温的方法:
保障身体健康
及时补水:高温环境下人体水分流失快,需定时饮水,建议选择温水、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以免刺激肠胃。每天饮水量可根据活动量调整,一般建议在 1.5 - 2 升以上。
合理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类等。这些食物不仅能补充水分,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少吃辛辣、油腻、高糖的食物,减少身体代谢负担。可适当吃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汤、西瓜、苦瓜等。
做好防晒: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穿戴防晒衣、宽檐帽、太阳镜,裸露皮肤涂抹 SPF 值不低于 30 的防晒霜,每 2 - 3 小时补涂一次。尽量避开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这个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外出。
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高温天气人体消耗大,良好的休息能恢复体力。午休时间可适当休息,有助于缓解疲劳。避免过度劳累,降低中暑风险。
预防中暑:了解中暑的先兆症状,如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水分。若症状严重,如体温升高、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甚至昏迷、抽搐,需及时就医。
调整日常生活习惯
调节室内环境: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将室内温度控制在 26 - 28℃左右,避免因温度过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空调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清洗滤网,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定时开窗通风。使用风扇时,可在风扇前放置一盆水,增加空气湿度。
合理安排出行:尽量减少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如需外出,提前规划路线,选择有遮阳设施的地方行走。出行时携带防暑用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开车出行时,不要将儿童或宠物单独留在车内,即使短时间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穿着合适衣物:选择宽松、透气、浅色的衣物,浅色衣物能反射阳光,减少热量吸收,棉质、亚麻等天然纤维材质透气性好,有助于汗液蒸发,保持身体干爽。
特殊人群防护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家人要多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提醒他们按时喝水,避免独自外出。保持室内凉爽,必要时陪伴他们进行适当的室内活动。
婴幼儿: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弱,要注意避免过热,不要给孩子穿过多衣物,室内保持适宜温度。外出时做好防晒,及时补充水分,可适当喂一些温开水。
慢性病患者: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高温天气可能加重病情,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身体指标,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保持情绪稳定,防止因高温导致身体不适。
应对突发情况
热射病急救: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如遇他人出现热射病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期间,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解开衣物,用冷水擦拭身体或用冰袋敷在头部、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降温,同时监测体温变化。
车辆故障处理:高温天气车辆易出现故障,如爆胎、开锅等。开车前检查车辆状况,包括轮胎气压、水箱水量等。若行驶中出现开锅,应立即停车,不要马上打开水箱盖,等待发动机冷却后再处理。
通过以上措施,能有效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挑战,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与安全。
下一篇:柬埔寨宣布:与美国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