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凌剑伊)“智水小管家”可移动AI饮水机器人能在体育课时到操场送水;“医疗机器人”可做检测,还能出“身体健康报告”……7月4日,2025年第二十二届南宁市中小学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暨第七届南宁市中小学创客竞赛在南宁市桂雅路小学教育集团(开泰校区)精彩开赛,来自全市192所学校的664支队伍共1231名选手同台竞技。比赛中,脑洞十足、创意无限的科创盛宴精彩上演,引得观众竖起大拇指点赞。
据介绍,此次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项目分为人工智能+创新挑战普及赛、AI运输机器人、超级轨迹赛、基本技能竞赛四类项目;创客竞赛以“智能改变生活”为主题,分为人工智能创意比赛和3D打印笔工程挑战赛。大赛还设置了机器人、创客教师技能比赛项目。
记者在现场看到,人工智能+创新挑战普及赛以“探月征途”为主题,吸引了众多选手参与,他们巧妙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创新思维相结合,设计出一个个独具匠心的创意,让评委们眼前一亮。AI运输机器人比赛考验着选手们对机器人编程和机械结构的掌握能力,只见机器人在赛道上灵活穿梭,精准地完成运输任务,展现出选手们扎实的技术功底。
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各项比赛中,选手们尽情展现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习成果。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第三小学带来的智能“医疗机器人”引起记者的注意。作为校外辅导员同时又是作品主创学生的父亲,陆江宁向记者介绍了“医疗机器人”创造初衷:“我有痛风疾病,每天都要测尿酸,但因忘性大,经常忘记测尿酸,所以孩子们就想出做一个‘医疗机器人’,提醒我每天按时测尿酸、注意饮食。当我走到机器人面前,机器人通过人脸识别,提醒我要做尿酸检测了,还会打印出我的检测报告,提醒我注意饮食,注意身体健康。这个作品从想法到落地完成,仅仅用了2个星期,孩子们脑洞大开的想法,让我感到骄傲!”
自动给植物浇水、带植物去晒太阳的“会说话的植物翻译器”;即使是在高温下也能畅快踢球的“智能足球场”……在“智能改变生活”创客竞赛现场,选手们发挥无限想象力,他们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赋予新的可能,创意作品充满了未来感和实用性。机器人、创客教师技能比赛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超级轨迹赛和3D打印笔工程挑战赛,展示了他们在机器人和创客教育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为推动南宁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了解,本次比赛还将选拔优胜选手代表南宁市参加第22届广西青少年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暨跨区域面向东盟国家邀请赛,让绿城学子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科技创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