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交院 匠心育人”党建品牌的战略引领下,山东交通技师学院淬炼出一支精研技术、直面挑战、敢开新局、能打胜仗的铁军。这支队伍出征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跻身原型制作、工业设计技术、玩具设计师、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四大赛道全国前两名,以斐然战绩书写技能教育的辉煌篇章,彰显党建引领下的育人成果与团队力量。
带徒传技,匠心育人。学院以推动改革事业发展稳定为落脚点,着力打造党建品牌矩阵,激发雁阵效应,实施“青蓝工程”,构建梯队人才发展生态,为学院跨越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党建引领
一件“战袍”袭传承
学院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统筹推动党建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相促相长。通过党建品牌矩阵建设,不断将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载体融入到基层党建工作中,用党建“软实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硬指标”。
在青年教师李玉伟的工位旁边,“党员示范岗”标牌格外显眼。2021年,他作为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参战全国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项目,取得第二名,正式开启大赛征程。多年来,首次参赛发放的那件藏蓝色工装成了李玉伟的心头挚爱,伴随他站在三尺讲台讲授专业课,见证学生组装的无人机试飞,以及带领团队逐梦各级竞赛。
“那件战袍就像是一种精神传承,指引着我们要继续挑战更高规格的比赛。”李玉伟回忆道,刚入行,自己就对无人机“着了魔”。凌晨两三点组装起一架简易航模固定翼飞机,迫不及待地出去试飞,刚刚离地却一头栽下,虽然经受了不小的打击,但每次“炸机”都是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不断成长。2024年,学院师生参战第四届全国仪器仪表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项,斩获职工组第一名、学生组一等奖,实现了新突破。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以技能竞赛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载体,逐渐形成了赛教资源相融合、赛教过程相融合、赛教评价相融合、赛教能力相融合的“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逐步实现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资源集成良性互动的机制创新,促使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断取得新成效。
百炼成钢
一片丹心育英才
走进备赛场地,成员们无一不是把身影钉在了操作台,时间被切割成以秒为单位的训练模块,每一盏深夜不熄的灯都在见证这群追梦者与极限的较量。一群身经百战、奖牌无数的教练转身扮演起“金牌铸造师”,早上6:30走进实训室,带着青年小将在一个又一个新的赛点不断突围。
在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选拔中,学院参赛选手张风利需要根据图纸,建立三维数字模型,生成工程图,再运用普通车削、普通铣削、数控铣削、3D打印、手工等工艺方法制作模型,进行表面处理以及喷涂装饰,最后装配完成工件制作。
“在普车加工时,要对工件控制好精加工余量,精车之后采用砂纸打磨,以提高表面粗糙度。”张风利对自己的工作有种近乎严格的“吹毛求疵”,精益求精是他的最低标准。“谁都想在被窝里多躺会儿,但我每天都早上第一个去,多训练一点,你就收获一点。”2020年,张风利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银牌,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如今25岁的他已经留校任教,带领学生继续备战新一届的原型制作赛场,一眼望去,总会轻易被他身上那股坚定的韧劲所感染。“成为第二个张老师”也成了原型制作备赛小将们奋斗的目标。
世界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项目教练伏兆鑫也是一名“赛”出来的青年冠军。中途转赛、从零起步,十年参赛路,将他磨砺成大赛全能型选手,先后斩获第二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中获玩具设计师赛项职工组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赛项银牌。
“使用3D打印机时要牢记操作步骤,喷头温度200℃,牢记手不能触碰喷头。”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题3天不回家,在带领选手不断前进的同时,他总是将安全细节叮嘱再叮嘱。伏兆鑫今年26岁,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一批批新面孔也成长为参赛“尖兵”。去年11月至今,他所在的团队陆续取得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玩具设计师赛项职工组一等奖(第一名)、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玩具设计师赛项学生组一等奖(第二名)等成绩。
矢志耕耘
青蓝代代照前程
作为学院带赛“元老级”教练,智能制造学院电气工程系副主任赵向阳趟过了带赛资源从无到有、奖牌个数从零到“捆”的艰难和不易。每天与时间赛跑,带着学生外出走训、比赛,常常扎进技术难题“难以自拔”,夜晚22:00准点进行会议打卡,总结复盘选手当天训练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练就高超技能,教练常需要克服自身体力、精力的限制,开展高强度的工作。尤其是临近赛前的备赛期间,教练需要坚持全天候跟踪选手的训练状况,优化一个个细节,攻克一个个难关。”哪有什么大赛窍门?他总对选手说:“要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高于行业标准为目标。”
从CAD机械设计到原型制作赛项,慢慢地,赵向阳所带的学生有不少与他成为同事,分布在各个项目上担任大赛教练。他开始将带领参赛的一部分担子转到徒弟们身上,转而负责智能制造学院的教学和大赛管理等工作。近年来,凭借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学院先后承办国家级技能竞赛5项,省级技能竞赛31项,市级技能竞赛38项;师生获国家级奖项44人次、省级449人次、市级120人次。
“青蓝工程”是交院人才生生不息的王牌。秉承“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理念,学院每年针对新进教师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培养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科研和班级管理能力,锻造了一支业务过硬的青年队伍。在这支队伍里,有的成为大赛“主力军”,有的收获了响当当的荣誉,还有的踏入社会,在各个领域中熠熠发光,大有作为。
心有精诚,手有精艺,这是山东交通技师学院的一个匠心缩影。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学院赓续红色血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矩阵“串点连线成面”。在这里,一代又一代交院人勉励奉献,托举出一个个技能报国的时代微芒,让技能照亮前程,不断书写步履以往、勤耕不辍的交院篇章。(张旻 达庆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