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视频 记者 张中 王媛
济南报道
“绿槐高柳因新蝉”,夏日时节,蝉声高鸣。很少有人知道,蝉为了这一声鸣叫,已在地下蛰伏了至少三年。孙钦国的创业经历像极了蝉的成长过程。
7月2日夜,雨后的济南仍闷热难耐,章丘区相公庄街道李房新村的柳林里,点点手电光在树丛中闪烁,宛若星河,这是附近的人们在捉金蝉。“这儿有一只,这棵树上有5个”……交流声此起彼伏,虽然看不到表情,但从兴奋的声音中不难听出捕蝉给人带来的惊喜和快乐。
这片170亩的柳树林就是孙钦国的金蝉养殖园,而他的养殖初衷,竟源自儿时抓金蝉的快乐记忆。孙钦国是日照莒县人,自己家里有苹果园。2013年,孙钦国第一次知道了金蝉还能养殖,这让他十分好奇,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学习、研究金蝉养殖技术,并让父亲在自己的果园里实验养殖,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效益。不承想,这一次经历,竟孵化成了后来创业的“种子”。
2021年,孙钦国决定搞大规模金蝉养殖。已有一定养殖经验的孙钦国,创业之初就有一个包括养殖规模、选址及产业发展的整体设想和规划。在园区选择时,他全省各地跑,寻找适合养殖金蝉的林地。在技术上,他行程1万多公里,去全国多个省份学习养殖和管理技术,他说,毕竟大规模产业化养殖和自己在家里小打小闹养殖是两回事。
现在这片规整的金蝉养殖区,之前乱石遍地,杂草灌木丛生。2021年,孙钦国从老家带着虫卵枝,孤身一人来到章丘,用推土机将土地推平,改良土质,种上最适合金蝉生长的柳树品种,2022年开始投放第一批蝉苗,之后每年持续繁殖投放。
今年6月10日,经过三年地下生长,孙钦国养殖的金蝉第一次破土而出,为他三年不停的投入带来了回报。6月20日,孙钦国和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了捕蝉农旅活动,在短视频直播的加持下,活动不但引来了济南市区和淄博市的游客,甚至有青岛和北京的游客专门来捕蝉。经过20天的捕捉量测算,亩产金蝉稳超之前预估的40斤目标。
孙钦国刚刚种树养蝉之始,就引起了周围许多村民的好奇和关注,孙钦国不厌其烦地向村民推广金蝉的养殖技术,分析未来市场行情,介绍自己的设想和规划。村民们虽然没有见到他的养殖成果,但却认可他的理念,纷纷加入到养殖金蝉的队伍中。如今,孙钦国已带动了周边60余户村民养殖金蝉,养殖面积达到千亩。
今年,养殖户和孙钦国一样有了收入,很多人都后悔当初播种的种苗少了,纷纷询问孙钦国是否还有卵枝或蝉蚁苗,准备增加养殖量。
阵阵蝉鸣,让养蝉户个个喜上眉梢,而孙钦国却很平静,他说,一切都符合他的计划,除了眼下的忙碌,他还要更多地规划未来,继续蛰伏,为下一次鸣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