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卢佳乐 通讯员 李文成
“最近天太热,我们凌晨四五点就上工了。”7月4日一大早,位于泰州市海陵区华港镇的龙溪蔬园蔬菜种植基地,工人师傅们忙着采摘丝瓜、豇豆等时令蔬菜。
“连续高温对蔬菜生长不利,除了产量会下降,一些不耐热蔬菜还可能会枯死。”基地负责人梁根九指着不远处一片生姜苗介绍,生姜很不耐热,眼下重点要采取措施帮助它们度过高温天。上午9点多,只见几名工人师傅拖来一张巨大的黑色防晒网,覆盖在生姜种植大棚上,大棚内瞬间“晴转阴凉”。
基地入口处一个不大的仓库内,地上摊放着当天采摘的新鲜菜品。仓库里装了空调,比外面凉爽很多。老师傅张羊西正骑着三轮车从基地深处往仓库运送新鲜采摘的蔬菜,“凌晨采摘的那批温度还好,这会儿摘下来的都是热乎的,需要吹空调降降温,有利于保鲜。很快,农民经纪人会来取货。”
“凌晨和太阳下山后,这两个时间段我们要为蔬菜及时补水。”梁根九掏出手机,打开一个智慧软件介绍,基地有近半大棚安装了智慧喷淋系统,在手机上就能操作浇水。眼下天热,蔬菜要勤补水,有了自动喷淋系统,方便很多。为了帮助蔬菜“增强免疫力”,更好应对高温,工人师傅适时施用叶面肥,给蔬菜“强身健体”。
蔬菜种植是海陵区华港镇农业特色产业,全域种植面积近万亩,每年产出蔬菜6万吨。近期高温,当地农技人员加强对各基地技术指导。比如,对于露天种植的蔬菜,使用粉碎的秸秆平铺在田块上,遮盖蔬菜的根系,避免太阳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