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日报
“安家费、岗位津贴、购房补贴加起来有53万元,还有‘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教育医疗等优质服务……这些政策红利坚定了我扎根克拉玛依的决心。”今年3月,新疆克拉玛依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组团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引才,一份“政策大礼包”让该校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苏云鹏眼前一亮。
像苏云鹏这样的急需紧缺人才,克拉玛依集聚了1500余人。人才缘何纷纷落户油城?克拉玛依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围绕石油石化、数字经济、算力电力、教育、医疗等城市未来发展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我市出台《克拉玛依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在国家知名高校打造人才引育工作示范点,不断释放人才政策红利,以真金白银的诚意引聚各类优秀人才。”
“克拉玛依为我们搭建了干事创业的舞台,更体现了对教育事业和人才的重视。”来自教育领域的“银龄人才”蔡鲁疆说。为充分发挥“银发力量”,克拉玛依市出台“银龄人才”招募管理办法,为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精准招募38名“银龄人才”。
近年来,克拉玛依还通过人才项目“揭榜挂帅”、“特聘专家”招募、对口援疆等方式,引进一批专家人才和团队,特别是聘请算力领域专家人才领衔,攻坚数字产业领域关键技术难题,推动克拉玛依成为全疆首个智算规模超万P的地州市。
“克拉玛依为我们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和广阔的展示平台,我们得以全身心投入科研创新。”回首企业发展路,新疆小马聚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静十分感慨。
为加快构建人才“造血”机制,克拉玛依制定实施“才聚油城”重点人才计划,全面推进“领军拔尖”“科技创新”“油城名师”“油城名医”等11项人才培育措施,全面构建“战略人才千万支持、领军人才百万托举、青年人才十万资助、各类平台精准奖励”政策体系,推进“才聚油城”重点人才计划,遴选支持各类计划项目1500余个。
与此同时,克拉玛依大力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建成11个国家级人才发展平台、125个自治区级科研创新平台、143个市级人才发展平台,帮带培养8000余人,为各类人才发展搭建成长阶梯,逐步形成高端人才支撑科技创新雁阵格局。
梁金强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引进的博士研究生,长期与爱人分居两地。克拉玛依市人才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协调解决其爱人工作调动,统筹安排子女入学,实现家庭团聚。
为让人才安心扎根油城,克拉玛依不断优化人才“陪伴式”服务,对高校引进的符合全国重点学科专业和克拉玛依急需紧缺专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给予享受5年内最高105万元人才待遇支持,并推出“油城玫瑰金卡”,从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服务九个方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选优配强人才服务专员,搭建起立体化人才服务体系。政策实施以来,克拉玛依先后全职引进2名战略人才,聚焦产业发展落地2家院士工作站。
同时,为了留住本地高校毕业的各类人才,克拉玛依出台了人才房票补贴实施举措,进一步缓解人才购房压力;制定差异化就业激励政策,落实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建立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市校共同探索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在住宿、餐食、保险等方面予以保障,将参加实践的学生纳入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库,优先录取、优先使用。
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让大量高校毕业生在油城热土上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2025年,克拉玛依高校共有毕业生6162人,其中3815人留疆就业,为石油、算力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厚实智力支撑。
(本报记者 靳昊 赵明昊 孙金行)
下一篇:高招录取将于7月8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