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过去一年多,先行先试的77条举措将复制推广至全国或其他自贸试验区。纵观本次复制推广的试点措施,除了贸易投资等传统议题,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改革、劳动者权益保护、国有企业改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改革举措也被囊括在内,且份量不轻。这既是我国推动各方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的有力举措,更显示出以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的决心。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而我国始终强调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鲜明立场,同时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
仅今年以来,就有《关于金融领域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关于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抵免政策的公告》等多个重磅政策文件对外发布,从金融服务业的制度型开放、进一步压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等方面,进一步拓宽了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
谈及试点措施复制推广的落实工作时,有关部门反复提到的一大方面是“重点推进企业和群众急需的试点举措落地见效”。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改革、数据跨境流动等举措,是前期市场主体尤其是外商投资主体诉求强烈、呼吁改革的重点领域,将这些措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开来,正是回应“企业所急”“群众所需”的具体体现。
回应关切只是第一步,各类主体相关诉求的最终指向是寻求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更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因此,未来还需要各部门、各地方协同落实诸如进一步提高有限竞争项目信息透明度、通过提高电子化采购水平不断优化采购流程、鼓励以中英两种语言发布采购公告等政府采购改革举措,让确定的开放信号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更深层次的改革,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激发广大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
上一篇:打糕的民间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