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又到暑假,不少人开始思考去哪里玩了。这几年,我国文旅市场飞速发展。文旅的大融合,加上各式各样的新玩法,经常能带给游客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目前文旅产业进入多元发展的3.0时代,正在经历从资源导向到情感导向的转型。一场关于情感连结与价值共创的文旅升级正在喷薄而出。“宠粉文旅”“景粉文旅”“解压文旅”等新概念,共同掀起一股“情绪文旅”的浪潮。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文旅1.0常常指以标志性景点观光为主,走马观花,拍照打卡,旅游方式单一。2.0时代是指“文化+”时代,各地开始深度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旅游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入。3.0时代是指情绪游、主题游等在内的多种新兴旅游模式兴起。
因此,眼下流行的“情绪文旅”,是以消费者的情感为主导的一种消费行为。如“村BA”“村超”主打情绪共鸣,Citywalk、反向旅游则重视情绪治愈,围炉煮茶火爆则有助于情绪释放。毫无疑问,这种旅游是以情绪为主导,催生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旅游方式、旅游内容。在“情绪文旅”中,游客的情感诉求得到了满足和释放。比如有的游客为了听一场音乐会,不惜千里、百里奔赴异地看演出;有的为了看一个心仪的文博展览,不惜远赴外地博物馆看展览。以最近火爆的北京看·见殷商展览,很多都是来自周边河北、山西、内蒙、山东的游客。看完展览,再用票根进行一番文旅活动,如逛街、美食、观景、购物,构成一个尽兴的“博物馆一条龙”。
特别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前一段的五一黄金周,北京门头沟的多个街道办事处和政府部门,纷纷打开自己的食堂、车库,给来门头沟的游客提供最经济实惠的美食和免费的停车服务,一下子激活了当地的文旅市场。这样的“宠客”,让游客感到了一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游客在当地玩的开心尽兴的同时,也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的消费。
此外,前一段媒体争相报道的江西景德镇陶艺疗愈的火爆,带动了当地的文旅市场。他们的做法是,让游客参与到景区的设计中去。游客不仅仅是消费者,更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那些参与过拉坯体验的游客回头再来的几率是普通游客的4.2倍。在随后的媒体报道中,笔者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景德镇,有的一住就几个月,一边学习陶艺,一边了解中国文化。由此,景德镇成为全国近期最火爆的文旅热门地之一。
可见,当人们把情感的闸门打开之后,哪里的文旅能最大限度地抚慰游客,让游客体验感满满,哪里的文旅就能实现异军突起。像西藏雪山圣湖、大理田园牧歌等目的地,通过营造宁静氛围,让游客实现精神避难与自我疗愈,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情绪文旅”满足了当下旅游者的情感诉求,当然,可以做的探索还有很多。比如面对银发经济的火爆,推出适应老年游客的“怀旧游”“考古游”也势在必行。“情绪文旅”带火的不仅仅是消费,还慰藉了当下游客的内心,让人们在文旅活动中得到更多的文化滋润,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体验。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