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吉滩,地处张掖市甘州区城西侧主风口,往昔这里是戈壁滩,土地沙化,植被覆盖差,对黑河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如今,站在巴吉滩“三北”工程巩固防沙治沙成果项目示范点,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葱郁的林木连绵成片,优质经济林生机勃勃,与往日的荒芜形成鲜明对比。
“近年来,甘州区直面巴吉滩恶劣的自然条件,通过客土改良这一关键举措,成功创造了植树造林的条件。”张掖市甘州区林草局造林股股长刘蕊介绍,如今1.3万亩优质经济林基地已建成,184公里防护林网不仅有效遏制了风沙侵袭,更开创了以经济林种植推进防沙治沙工作的先河,彻底改写了巴吉滩沙化土地的旧面貌。
2024年,为进一步巩固防沙治沙成果,甘州区抢抓国家实施“三北”工程重大历史机遇,将巴吉滩示范点纳入《甘州区“三北”工程巩固防沙治沙成果项目》,采取补植补造、灌水、施肥、涂白等措施,利用凹凸棒肥、水量子保水剂土壤改良,节水灌溉智能化控制系统,有害生物防控等新技术,确保新造林保存率达85%以上,防沙治沙成果得到持续巩固。
目前,甘州区依托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按照“改地适树”原则,在巴吉滩区域不仅建成了规模可观的优质经济林基地,还铺设了63公里林区砂石道路,方便物资运输与人员通行,133公里灌溉管网纵横交错,为林木生长提供充足水源保障。
“巴吉滩示范点是甘州区发展戈壁农业的又一成功实践。”刘蕊说,甘州区将通过招商引资逐步打造生产、销售、加工为一体的林果产业链,扩大经济效益反哺于造林抚育管护中,形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在甘州区,另一处生态治理的典范——甘州区黑河林场,是张掖市“三北”工程的主阵地。走进黑河林场,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曾经的黑河滩长期荒置,春季飞沙走石,夏季洪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砂石料坑成为建筑活垃及生活垃圾堆积地,脏乱差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痛点”,改善这里的环境势在必行。
近年来,甘州区依托山水林田湖草、“三北”防护林、国家储备林等林草重点生态项目,在黑河西岸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累计完成客土换填1346万立方米,敷设灌溉管网1600公里,建设林区道路115公里,栽植各类苗木2000余万株、花卉3410亩,成为全省规模最大、树种最全的集约人工乔木林。
“为进一步巩固黑河沿岸生态建设成果,持续打造河西走廊绿色生态示范区,张掖市将东滩沙生植被保护站划转甘州区,设立甘州区黑河林场。”黑河林场副场长王建生说,林场以乡土树种为主开展林木种苗培育,为黑河流域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及“三北”工程种苗供应作出了贡献。
黑河林场在“扩绿、守绿、用绿、活绿”方面积极努力,实现了“荒地-林地-胜地”的华丽转变,打造了集绿化造林、防风固沙、碳汇林储备、特色林果、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休闲康养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林场,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十佳国有林场”“全国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2023年被国家林草局纳入“三北”地区种苗基地试点建设林场。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王光义
责编:王学睿
主编:张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