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夏季是腹泻、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季节。在7月4日举行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专家提醒,夏季腹泻不可盲目使用益生菌,需区分病因对症治疗,腹泻期间切勿禁食,应及时补充电解质并进食易消化食物。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景南介绍,夏季腹泻的病因复杂多样,多数情况下与肠道内环境紊乱有关。当出现饮食不洁、感染或药物使用等情况时,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诱发或加重腹泻症状。不过,这种损害通常具有可逆性,人体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在消除有害因素后能够逐步重建肠道菌群平衡。
“部分腹泻患者会自行服用益生菌进行治疗。但益生菌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腹泻。”李景南说,在病毒性腹泻中,益生菌有助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但对于食物中毒或由痢疾杆菌等特定病原体引起的腹泻,仅靠益生菌治疗效果有限,必须配合抗生素等针对性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针对“腹泻可以将病原体排出体外,可暂时禁食”的说法,天津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张颖表示,肠道传染病引发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本质上是机体清除病原体和毒素的自我保护机制。然而,腹泻期间禁食的做法并不可取。由于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禁食可能引发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体弱人群,可能造成严重脱水甚至低钾血症引发的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腹泻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及含电解质的饮品,并根据病情适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盛夏时节,烧烤与啤酒是人们夜宵的首选。李景南表示,急性胰腺炎在夏季发病率高,主要是在聚餐、饮酒及夜宵后发病。高脂肪食物会刺激胰腺分泌胰酶和胰液,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胰腺导管痉挛收缩,阻碍胰液和胰酶的正常排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容易诱发胰酶在胰腺内过早激活,从而引发胰腺炎。
夏季夜宵时应注意饮食适度,避免暴饮暴食,特别是避免空腹大量饮用啤酒或烈性酒。如果餐后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甚至伴随后背疼痛时,切勿简单归因于急性胃肠炎,应及时就医排查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