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泰国政府3日在总理府召开内阁会议,授权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普坦全面代行总理职权,取代此前因总理佩通坦被“停职”而暂代总理职务的副总理兼交通部长素里亚。
这一人事变动也使泰国在3天内出现第3位总理,反映出泰国政治的复杂博弈。
泰国总理变动为何形同“走马灯”?佩通坦的命运如何?政局突变的背后又暗藏何种权力较量?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泰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余海秋。
为何“三日三总理”?
普坦被授权代行总理职权前,素里亚只“临时上岗”了不到48小时。为何“换帅”如何之快?
余海秋认为,可从两方面看。
第一,素里亚出任代理总理主持内阁工作时,原本的第一副总理普坦根据政府公报,已经免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职务,而普坦新的副总理兼内政部长职务,要等到7月3日宣誓就职后才能履职。
7月3日普坦宣誓就职后,成为职权级别最高的副总理。按照泰国惯例以及宪法规定的继任顺序,应由他作为第一顺位代总理。
第二,普坦代行总理职权,也是各方博弈、妥协的结果。
有评论指出,普坦的晋升被普遍视为执政联盟的一项战略举措,旨在确保领导层的连续性,并在日益增大的政治压力下展现政治稳定性。
普坦现年71岁,是为泰党重要成员,被视作西那瓦家族信赖的顾问。他此前担任过多个高级内阁职务,包括商务部长和国防部长,并在去年宪法法院罢免时任总理瑟塔后担任了三天代理总理。
7月3日,普坦(前)抵达位于泰国曼谷的总理府。 新华社发(泰国总理府供图)佩通坦命运如何?
佩通坦被停职后,泰国可能再次面临漫长的政治过渡期。谈及佩通坦的命运,余海秋认为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如果宪法法院不认为佩通坦存在“道德风险”,佩通坦将继续任职。
但这并不意味着佩通坦可以长舒口气。
首先,她必须集中精力联合不同的中小政党,确保执政联盟有足够议席数。当下,在自豪泰党退出执政联盟且其他党派力量也有退意之际,执政联盟看似摇摇欲坠。
其次,泰国的议员们还向国家反腐败委员会提交了申诉。这也可能导致她被免职。此外,还有一起针对选举委员会的单独申诉。
再次,自豪泰党将视宪法法院的裁决结果,考虑对佩通坦政府提出不信任动议。接下来就看为泰党能否重新拉拢自豪泰党,以及朝野各党围绕这一问题如何博弈。
最后,佩通坦还受到内外问题的困扰。内部而言,预算案能否通过是一个挑战。外部来说,包括边境问题、对美关税谈判问题,以及旅游业在跨国犯罪冲击下的持续衰退问题。
情况二,如果宪法法院裁定的时间比较长,那表明国内政治博弈势均力敌。届时不排除因为政治僵局引发街头运动,并演变为暴力冲突。军方是否会介入政局也未可知。
情况三,如果宪法法院做出不利于佩通坦的裁决,那么可能导致佩通坦下台,这将意味着西那瓦家族政治命运的终结,佩通坦的父亲他信也可能遭到清算。
在此背景下,看守总理将负责代行职权一段时间,直至各方政治力量谈妥后择期选举。
根据2017年泰国宪法,众议院必须从2023年选举提交的总理候选人名单中进行挑选,这些候选人的所在政党在选举中至少获得25个席位。
按照上述规定,可供选择的候选人缩减为6位,包括:来自为泰党的猜甲森,自豪泰党的阿努廷,人民国家力量党的巴维,泰国人团结建国党的巴育、皮拉潘,以及民主党人朱林等。
余海秋总结,佩通坦迎来上台以来的最大挑战,其政府正站在悬崖边缘。
政局不稳是何根源?走向如何?
余海秋指出,将佩通坦拖入危机的泰柬边界争端,背后的根本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两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与政治紧张局势的共振。
在边境事务中,民族主义成为泰柬双方政治家最善用的“利器”。2008年泰柬边境局势激化就是例子。这次他信女儿主政的泰国与洪森儿子主政的柬埔寨,两国国内都存在政治紧张局势,因此在边境“擦枪走火”后,再次成为矛盾聚焦的核心。
而从泰国政局来看,通话录音仅是自豪泰党退出执政联盟的一个政治借口。根本原因是佩通坦代表为泰党试图抢占自豪泰党的内政部长职位。由于泰国内政部长掌管国内地方官员任免、地方安全、地方预算等诸多核心权力,事关2027年大选地方选举网络的建构与归属。因此,自豪泰党拒绝了政治交易,并以通话录音为由,试图政治逼宫。
展望未来,泰国政局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内部,军方、保守派,乃至极左极右力量博弈不断。外部,泰柬冲突可能引发域外大国介入,以“调停”之名插手中南半岛内部事务。此外,中南半岛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如果局势不稳,也会影响中国周边的稳定与发展。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热点问答 | 泰国为何“三天三总理”?佩通坦命运有三种走向?》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