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人才随潮来 产业破浪行
重庆南川实施“潮汐人才”计划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谢 旺
6月末一个闷热的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走在位于重庆市南川区的大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不时停下来与全国劳动模范姜国强交流,给出专业建议。第二天,还是一个炎热的上午,重庆市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梁萍等人前往铝器时代等制造企业、重庆凝视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波等人赶赴南川旅游企业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这是“潮汐人才”智荟南川交流活动中的一幕。两年来,朱照镜、唐显春、李贤勇等产业领军人才已经在南川区扎根,帮助企业攻关研发生产轻质降噪轮毂、防治黄连根腐病等技术难题43项,一步法低温还原超细铁粉、特种功能稻等12项研究成果已经落地。
2023年3月,南川区探索柔性引才机制,立足先进制造业、文旅康养、现代农业3个增长极建设需求,实施“潮汐人才”计划。两年来,实现了企业四处“借脑”到专家按月驻厂的转变,形成“才涌向南 海纳百川”的潮汐引力效应,推动南川区3个增长极聚链成群。今年4月,南川区系统复盘两年来的成功经验,全面升级人才政策,出台《南川区“潮汐人才”柔性引用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6月,正式开展2025年“潮汐人才”申报。
“根据《办法》,我们此次申报引入了一位专家。”南川区市场监管局质量科科长高吉进告诉记者,该区聘任梁萍担任“潮汐人才·首席质量官顾问”,与市场监管局开展项目合作。梁萍表示,她将开展新材料研发应用、水泥生产节能降碳等3个项目,一定不负所托,让项目落地见效。
创新引才机制是《南川区质量强区建设行动方案》的要求。该方案从4个方面明确20项重点任务,以质量“起笔”助力南川区高质量发展。今年,南川区市场监管局瞄准强企强链强区目标,在质量帮扶、推动标准和认证认可等方面充分发挥支撑保障作用。
南川区市场监管局创新建立“部门+园区+司法”三方联动体系,联合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司法局共同签署《“质量强企强链强园”战略备忘录》,通过机制化协作,推动园区企业质量投诉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成立“与质同行”青年突击队,吸纳质量、计量、标准化等领域专业技术骨干20余人,为企业提供质量、计量、检验检测等全链条服务,帮助企业完善管理体系、改进工艺11项,指导1家企业引入在线检测设备,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南川区工业产品不良率已连续两年下降超6%,公共服务满意度得到全方位提升。
南川区市场监管局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量身定制首席质量官制度推行方案,建立包含1028家企业的人员库,以及“川南渝西+涪陵地区”首席质量官专家资源库,征集入库质量专家23名,实现跨区域质量管理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该局创新“1个首席质量官顾问+1个产业+N个重点企业”助力模式,帮助晨曦化工、新嘉南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帮助园景生物、唯怡服装等企业解决质量难题10余个。
同时,南川区市场监管局加快推进认证认可工作,主动帮扶企业获证21张,对取得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富硒产品认证的15家企业,兑现补助金额20余万元,帮扶认证提升企业8家,帮扶企业经济效益同比增长10%。该局还帮助指导75家企业上报标准349项,突出“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累计开展8个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质量强区建设需要落实落细,‘潮汐人才’功不可没。”南川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该局正在积极争取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重庆南川受理窗口,为周边区域提供专业便捷的商标注册与确权服务,增强南川区知识产权辐射力。南川区将引入知识产权等多方面人才,实现“人才随潮来、产业破浪行”。
下一篇:“假日学校”托起家长满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