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满凤)近日,“社科普及进校园河北专场”科普宣传活动在市第八中学举行。此次活动是京津冀社科领域携手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动实践,旨在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为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本次活动由河北省社科院、河北省社科联联合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统一部署,廊坊市社科联、市第八中学共同承办。活动中,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曹立波以红学研究发展脉络为指引,通过湘黛联诗等经典情节,生动阐释了小说中人物关系的微妙构建与封建社会的文化密码,并结合现代文学理论,探讨了《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当代价值。
“曹教授的讲解让我意识到经典文本的丰富性,这对我们理解文化传承很有启发。”市第八中学学生王一军说:“以前读《红楼梦》只觉得故事精彩,听完讲座后才明白,书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宴都藏着大学问。我现在特别想用新学到的视角重新去解读。”
此次“社科普及进校园河北专场”活动,以文化为纽带,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同时也为京津冀社科普及工作的协同发展搭建了新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