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本刊记者 牛朝阁
近期,新势力上半年的销量数据陆续出炉。
今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稳步增长。据乘联会初步预估,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29%。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商累计批发647万辆,同比增长38%。
行业稳步增长,新势力的竞争格局却在大变样。
从几年前的“蔚小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到如今的“小理零”(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今年上半年,有新势力多次刷新销售纪录,也有新势力努力开展自救。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新势力格局大变
新势力车企中,在港股上市的共有四家,分别是蔚来、理想、小鹏和零跑。
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车交付22.17万辆,理想汽车交付20.39万辆,小鹏汽车交付19.72万辆,蔚来汽车(含子品牌乐道、萤火虫)共计交付11.42万辆。
这其中,蔚来从原来的“头雁”变“垫底”,引来众多议论。
和销量水平相似,蔚来汽车的一季报并不亮眼。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总营收120.35亿元,同比增长21.5%,净亏损68.91亿元,与上年同期的51.85亿元亏损相比,亏损面扩大。
尤其值得注意,蔚来汽车已连续两个季度呈现亏损,一季度末,该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行业内70%的警戒线,同期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流动比率进一步降至0.84倍,资产负债率达到92.55%。但与此同时,车企纷纷响应“缩短账期至60天”,让资金压力进一步增大。不过李斌认为,蔚来汽车的经营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另一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蔚来汽车现金及其等价物为80.75亿元,较2024年底减少约58.22%,不足2023年底时的1/4。CEO李斌坦言:“如果四季度盈利不了,其意义将与过去几年不盈利完全不同。”
盈利=销量×毛利率-费用。按照李斌的规划,想要实现盈利目标,到今年四季度,蔚来汽车需要达到月销5万辆,毛利率保持在17%~18%,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6%~7%,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10%。
“小理零”站稳脚跟
新三足“小理零”的一季度财报各有亮点。
凭借小鹏G7、MONA M03等热门车型实现“触底反弹”的小鹏汽车,今年一季度总收入为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2.7个百分点来到15.6%,第一季度净亏损同比收窄51.5%。
作为第一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成为今年一季度唯一盈利的公司,总营收为259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6.466亿元,同比增长9.4%。
销量“黑马”零跑汽车并未延续去年四季度单季盈利的态势。财报显示,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净亏损1.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0.1亿元净亏损大幅收窄,环比却是由盈转亏。
对此,零跑汽车的解释是“毛利总额的下降大于费用开支的下降”。
不过,零跑汽车的市场表现仍是可圈可点。该车企不仅连续3个月销量突破4万辆,更在6月单月、二季度及上半年等多个维度,夺得新势力销量榜首。
今年一季度,零跑汽车的毛利率达到14.9%,为历史最高,较去年同期增长16.3个百分点。
对于不俗的增速表现,零跑汽车高层表示,这归功于旗下C系列车型的成功。
面对激烈的同行竞争,今年以来,蔚来汽车也做了一系列降本增效行动,包括组织变革、落地最小经营单元等。
在外界看来,蔚来汽车今年的任务就是“不下桌”。虽然面临重重挑战,但CEO李斌认为,公司最低谷的时期已经过去,一季度亏损虽然在高位,但销售同比去年仍有一定幅度增长。预期今年二季度开始重回上升通道,经营表现会在接下来的季度得到改善。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蔚来汽车共计交付7.2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5.6%,较今年一季度的4.21万辆增长约71%。
虽然这数据与“小理零”仍有不小差距,但李斌说,他有信心实现盈利目标。
责编:孙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