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新闻网
以守法换容错 因诚信享红利
廊坊海关容错管理助企“轻装上阵”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杰)“多亏有主动披露政策,让我们及时补齐进口货物时漏报专利使用费所产生的税款,避免了对公司经营和信用造成影响。”6月25日,在位于廊坊开发区的波森尾气系统(廊坊)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该公司商务部门经理董小虎告诉记者,主动披露业务的顺利办理,让企业切实享受到了容错红利和诚信红利。
波森尾气系统(廊坊)有限公司是一家德国独资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工业用排气净化系统。不久前,该公司在申报一批进口货物时,因疏忽导致漏报进口环节专利使用费,后来在审计自查中发现了这一问题。
“当时,我们特别着急,既担心被处罚,更担心企业信用被降级。”董小虎说,就在这时,该公司财务人员突然想到之前在廊坊海关了解到的主动披露制度,随即和廊坊海关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按规定及时提交了主动披露报告。
针对该公司主动披露的问题,廊坊海关对涉及的报关数据逐一核实,认定符合主动披露制度的相关规定,不予行政处罚。在企业补缴完税款时,还为其减免了3万余元的滞纳金。
“对于企业而言,比起3万余元的滞纳金,他们更看重的是让企业免于行政处罚。一旦信用降级,带来的损失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廊坊海关副关长程军介绍,作为一项容错管理措施,主动披露制度对于促进企业守法经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意义重大。
海关主动披露制度,是指进出口企业、单位自查发现其进出口活动存在少缴、漏缴税款或者其他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情况后,主动向海关书面报告并接受海关处理,海关可依法予以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
“企业在主动披露过程中,需对自身进出口情况全面梳理和自查,发现在海关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这有助于企业完善内部申报流程和审核机制,进一步提高合规经营水平。”程军介绍。
更重要的是,企业通过主动披露补缴税款可免收滞纳金,相比海关部门稽查发现后的“补税+滞纳金+罚款”模式,经济成本降幅达60%至80%。同时,整个主动披露处理周期平均为15个工作日,较常规稽查程序缩短时间70%,避免了因案件积压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以来,廊坊海关办结主动披露业务32起,相关企业补缴税款482万元,共计减免滞纳金124万元。
下一篇:童书“引领者”榜单在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