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辽宁日报
拉萨那曲二高的师生正在欣赏来自辽宁省非遗中心和辽博的文创产品。 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杨竞
在海拔3850米的雪域高原上,一座红檐白墙的藏式大楼里,藏族学生次仁巴宗正用手制作步摇冠模具,了解三燕文化;美术教室里,援藏干部吴艳秋正在讲解“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主题展·····近日,随着“辽宁文化交流中心”在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简称“拉那二高”)正式落成,这样的场景正在成为校园日常。这个辽宁与那曲共建的海拔最高的综合性校园文化平台,正以“文学、文博、文艺、文创”四文融合的创新模式,架起辽藏两地文化交流的新桥梁,将文化的春雨洒在西藏的校园里。
此次“辽宁文化交流中心”充分整合辽宁优质文化资源,通过线上线下“双线”直达方式,让辽宁地域文化直达雪域高原校园,向拉那二高3000余名师生开展多形式、深层次的文化交流。
琴声悠扬,扣人心弦。6月26日傍晚,随着开场舞《幸福羌塘》音乐响起,“大戏”开演。一群身穿藏袍的小伙子与姑娘们,踏着欢快的节奏,用热烈的舞姿,展现了羌塘草原的辽阔与壮美。紧接着,独唱、乐器演奏、舞蹈、变脸技艺、京剧、锅庄舞……一个个特色节目轮番登场。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这是辽宁省文化馆与拉那二高师生携手举办的“辽藏一家亲”文艺演出现场。
此次省文化馆还以“文化+演出”形式打造了美育基地,开展音乐戏曲培训,进一步推进“春雨工程”文化惠民项目实施。
辽宁和拉萨两地,有三千海拔落差,四千公里之路遥,但千山万水隔不断“辽藏一家亲”的情谊。
展厅里,由辽宁美术馆(辽宁画院)画家集体创作的3米长、0.5米高的《辽藏双芳映韶华》,画面上西藏的报春花与辽宁的天女木兰花,紫色的花与白色的花相依相伴,竞相绽放,表达了“辽藏一家亲”的主题。
在展厅里,当藏族学生卓玛把最后一个金色的叶片插在金步摇树枝上时,同学都为她鼓掌。辽博此次带来的“摇看三燕”花树状金步摇制作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与此同时,辽宁省图书馆拉那二高分馆也已建成,省图配备了千余册图书,并赠送大量的数字资源。琳琅满目的书籍分门别类摆满书架,阅读区域和各书架廊道里聚集了学生。他们或站在书架前、或舒服地坐在板凳上,津津有味地翻阅书籍。
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杨世涛说,西藏师生的期待就是我们的动力,后续,我们还将继续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共建示范点、数字资源分中心、新苗文学人才培养基地及研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持续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将更多优质演出送到西藏百姓的身边,让艺术的春雨滋润更多人的心田。
上一篇:时间是个魔术师
下一篇:A股银行板块市值年内涨超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