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过程中,金融不仅承担着资金支持的角色,更成为贯穿消费链条、优化消费环境的关键力量。”在云南财经大学教授刘锡标看来,金融支持能够切实降低消费的准入门槛,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消费诉求,充分释放消费潜能,进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刘锡标表示,当下在滇银行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不断加大对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以激发消费需求。在具体实施中,它们结合消费群体特点,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充分利用数字金融带来的便利,更多发展线上消费金融,提高消费者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积极融入各种消费场景,及时满足消费者在特定场景下的合理金融需求,提高消费者金融服务体验满意度。在做好对消费者金融服务的同时,持续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切实提升消费质量。
“不同群体在消费方式、消费偏好等方面分化显著,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思考如何创设多样化消费模式,并配套相应金融服务,以实现对不同群体消费金融需求的精准对接。”刘锡标建议,金融机构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特征和消费升级趋势,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例如,为青年群体提供灵活便捷的消费信贷产品,为中年群体打造稳健的理财与投资组合,为老年群体重点提供医疗、康养、养老等专项金融服务。此外,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各群体的需求,定制专属金融方案,并且加强与医疗、旅游、教育、养老等消费场景的合作,提供嵌入式金融服务。
刘锡标还认为,未来消费金融行业应继续在产品和服务层面上加快数字化转型,丰富产品供给,注重场景创新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同时,行业要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以规范透明的市场行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建立更加人性化的金融纾困政策,帮助消费者应对突发经济压力。在数字技术和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下,消费金融必将为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刘婷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