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铸史 抗战留痕
创始人
2025-07-04 04:06:11
0

  李伯绅

  《光影山河:电影与抗战》 秦翼 张丹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抗战时期电影不仅是抗战宣传的鼓动者,更是这段民族集体记忆的传承者。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与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交汇点上,对“十四年抗战”期间中国电影发展作全景式研究的《光影山河:电影与抗战》无疑意义不凡。

  弥合“黑洞”:

  重构抗战电影的全景叙事

  有关中国沦陷时期电影的研究,长期以来在中国电影史领域近乎是一个“黑洞”。进入21世纪,仍然缺乏“基于十四年抗战并连缀抗战前后”的研究,《光影山河:电影与抗战》(以下简称《光影山河》)一书正是致力于此。

  1937年全面抗战前,出现了大量旨在唤醒民众、动员抗日的电影作品,如联华公司出品的《狼山喋血记》《小玩意儿》等故事片,《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淞沪抗日阵亡将士追悼会》《东北义勇军抗日战史》《热河血泪史》《上海浩劫记》等抗战纪录片。声音元素的加入,特别是那些激昂的抗战歌曲和配乐,极大地强化了电影的感染力。

  对于1937—1945年全面抗战时期,《光影山河》对四个主要区域进行全景式描绘,即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电影,以延安为中心的根据地电影,以上海为中心的“孤岛”和沦陷时期电影,伪满和华北沦陷区电影。

  以往研究常低估“孤岛”电影的价值,《光影山河》通过详实史料指出,身处政治高压环境的中国电影人,通过《木兰从军》《文素臣》等古装片宣扬“忠孝节义”等传统价值,或通过《新地狱》《孤岛春秋》等时装片反映“孤岛”民众的现实困境,隐晦地传递抗争意识。留守上海的左翼影评家阿英等人利用电影评论阵地揭露日本人收买上海电影界的阴谋,进行文化的抗日斗争。

  《光影山河》以“十四年抗战”为纵向时间轴,以战时多区域电影产业发展为横向空间轴,编织出一幅被以往“革命史观”所遗漏的、更为完整的抗战时期中国电影全景图。它打破了以往电影史研究将“抗战电影”局限于非沦陷区官方或进步电影创作的单一叙事,通过对“孤岛”“沦陷区”电影个案研究,揭示了战时中国电影发展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内在韧性。在弥合“黑洞”的同时,该书有力地证明了部分沦陷区电影绝非简单的“汉奸电影”标签所能概括,而是民族意志在极端困境下的一种特殊而坚韧的表达形式。

  打破割裂:

  电影史学研究的范式突破

  李少白认为,电影历史学作为电影学和历史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兼有电影和历史的双重品格。电影在近代中国早已超越单一的商品属性,成为政治宣传、社会交往与文化博弈的重要媒介,与中国追求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发展进程紧密交织,唯有树立开放的电影史观念,才能形成完整的中国电影发展脉络。

  《光影山河》正是这一研究范式的实践。该书将电影史嵌入民族存亡的宏大“战争史”框架之中,通过丰富史料展示电影人在战争下通过电影实现自救、抗争与重生的历程。其核心贡献在于两方面:一是更新中国电影史研究范式,以“实在论”史观对战时大后方、根据地、孤岛、沦陷区等多元空间的电影生产、传播与接受进行延续性考察,打破以往割裂的地域研究局限;二是史料突破,1941年至1945年沦陷区电影史料的搜集一直是中国电影史研究中难以克服的困境。《光影山河》通过系统挖掘报刊、档案及战时海关数据、胶片进口记录、影院上座率报表等文献,发现了中日电影界围绕“胶片”展开的隐蔽角力,进而展现战争对电影产业链的摧毁性影响。

  “胶片危机”是抗日战争中,日伪绞杀中国电影产业的缩影。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进口贸易受到重大影响,使严重依赖外国供应的电影胶片及炭精棒濒临枯竭,导致制片与放映成本激增。从业者被迫采取极端应对措施,即缩短影片时长、停拍故事片、将有声片转为无声放映,甚至拆解声带片作副片使用。上海电影界曾尝试通过行业联盟直购外国胶片并推进国产化,但均因日军的侵华战争而失败。日伪政权趁机以低价胶片为诱饵渗透上海影业,“中联”至“华影”的蜕变标志多数上海私营电影公司沦为日伪宣传工具,最终使上海电影业在“胶片扼喉”下全面沦陷。战后,中国电影业发展充分吸取“孤岛”和沦陷时期惨遭吞噬兼并的教训。以“昆仑”“文华”为代表的“战后新电影”创作群体,在有限的资源下,更加注重打磨剧本和提升影片艺术性,整体艺术水平相比战时有了显著进步。从战前资本垄断、战时殖民压迫到战后艺术重生,胶片危机不仅是产业困局,更是中国电影人在民族危亡中寻求文化主体性的缩影。

  多重驱力:

  抗战时期中国电影的文化表达

  抗战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战争外因与传统内因的影响下形成了复杂的叙事动力与文化谱系。这一时期的电影文化,是中国传统美学、革命思潮以及侵略者妄图实现的文化同化及其对抗的综合表达。

  《光影山河》引入赵汀阳提出的中国文化的“旋涡模式”概念,进行了沦陷区电影文化分析。在沦陷时期中日“合拍”的《万世流芳》中,日本影星李香兰饰演的“凤姑”以孤女身份暗示沦陷的东北地区,在外敌入侵的背景下,小心求生,却时刻坚守自己的善恶底线。歌舞片《万紫千红》则运用了“日本人极力贬低并逐渐禁止的美国电影范式”。侵略者的文化宣传策略被卷入中国文化“旋涡”,在其内在逻辑下被重新诠释与塑造,凸显了中国文化在逆境中转化吸收外来元素的独特机制。

  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是在多重文化力量交织作用下艰难前行的。它既是战前已确立的、注重民族美学表达与社会关怀的传统延续;也是在民族危亡关头,受“左翼文化运动”感召,以“现实主义”为武器投身救亡洪流的战斗号角;更是在沦陷区特殊语境下,中国深厚的文化“旋涡”展现的惊人韧性。这多种力量相互渗透、作用,共同书写了中国电影在抗战烽火中的悲壮篇章,为战后的电影复兴奠定了复杂而深刻的基调。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帮我搜一首歌,开头唱: 噢黑麻... 帮我搜一首歌,开头唱: 噢黑麻麻。我只知道头一句,是一个女人唱的爸爸妈妈 王蓉唱的黄容,唱的(爸爸...
刚果(布)的首都是哪里? 刚果(布)的首都是哪里?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 刚果(金)首都: 金沙...
碳中和ETF易方达(56299... 7月4日,截止午间收盘,碳中和ETF易方达(562990)跌0.26%,报0.773元,成交额646...
碳中和ETF(560060)跌... 7月4日,截止午间收盘,碳中和ETF(560060)跌0.39%,报0.759元,成交额156.34...
中药ETF华泰柏瑞(56151... 7月4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药ETF华泰柏瑞(561510)跌0.19%,报1.037元,成交额52....
疫苗ETF富国(159645)... 7月4日,截止午间收盘,疫苗ETF富国(159645)跌0.15%,报0.666元,成交额39.32...
成渝经济圈ETF(159623... 7月4日,截止午间收盘,成渝经济圈ETF(159623)涨0.48%,报0.835元,成交额459....
科创芯片ETF(588200)... 7月4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芯片ETF(588200)跌0.13%,报1.507元,成交额7.46亿...
盛夏幽莲是什么意思 盛夏幽莲是什么意思盛夏幽莲是什么意思盛夏的意思不用说大家都明白,而幽莲呢,《幽莲》是雯玥发表在奇迹文...
A100ETF(159627)... 7月4日,截止午间收盘,A100ETF(159627)涨0.37%,报1.081元,成交额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