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AI赋能医疗 第二批场景需求清单发布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胡瑰玮) 7月3日,由成都市卫健委主办的医学人工智能(机器人)医企供需对接会在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旨在建立“政府搭台、医院出题、企业答题”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人工智能与医学深度融合发展。
活动现场,市、县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代表分享了当前医院AI应用场景的需求,而企业代表则展示了其各自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应用,其中不乏智能影像分析系统、AI辅助诊疗平台、医疗机器人等前沿技术。随后,成都市卫健委发布了第二批人工智能(机器人)场景需求清单。
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第二批清单更多涉及智能导诊、疾病辅助诊断、智能医院物流、精准康复、手术机器人等方向,包含23家市县两级医疗机构、44个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应用场景。例如,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在现场发言时便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肝脏肿瘤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能精准筛查肝癌高危人群,实时预警潜在恶性病变,同时,挖掘高质量数据价值,构建专病数据库,为临床研究、新药研发和个性化治疗策略优化提供支持。
“实际上,当前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智能导诊、医院管理、智能物流等20类核心医疗场景落地应用。”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医疗”是未来人工智能运用的重要方向,本次医企供需对接会为医学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搭建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通过供需双方面对面沟通,促进了医疗卫生机构与企业的高效链接和深度对话,以AI生态矩阵全景赋能,打造智慧医疗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