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航运在线)
据新华社援引中国海油的消息,国内首批以城市垃圾为原料的绿色甲醇,在海南洋浦港完成国内首制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的加注作业。
绿色甲醇由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以城市餐厨垃圾、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发酵产生的沼气为制作原料。本次加注作业采用“陆 — 船”方式完成,实现了首艘国产双燃料(甲醇 + 柴油)船舶在国内港口的首次绿色甲醇加注。
当前,全球航运业正在加快绿色转型,绿色甲醇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与柴油等传统化石燃料相比,本次加注的 200 吨绿色甲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325 吨,相当于种植 1.9 万余棵树的碳汇效应。中国海油化学绿色甲醇工作组组长吴洪胜表示,此次绿色甲醇的成功加注,推动国内航运燃料从传统能源向绿色能源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经查询获悉,由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的国内首制 16000TEU 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于 6 月 20 日在上海长兴岛交付。
该船的交付,实现了大型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领域“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三个历史性突破,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更以“中国智造”为全球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据介绍,该船为中远海控首制,也是其绿色低碳智能航运战略的标杆项目。船总长 366 米、型宽 51 米,最大装箱量 16136TEU。其核心技术创新贯穿全产业链,配备 11000 立方米超大甲醇储存舱,可支持远东至美东航线单程航行无需中途加注燃料。
同时,搭载中国船舶集团 WinGD 自主研制的国产首台套甲醇双燃料主机、甲醇双燃料船用锅炉,以及国内首次应用于集装箱船的甲醇发电机组,双燃料系统可根据航线需求,自由切换燃料模式,运营灵活性与稳定性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