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廊坊日报
1939年3月31日,贺龙率领120师715团和冀中军区独立4支队(后划归120师)一部,在大城县北魏、南魏(当时属河间)打了一场漂亮的阻击战,歼灭日伪军200余人。
3月18日,日军乘冀中主力部队在肃宁东南一带休整之机,集结兵力于献县、饶阳、河间、安平、大城、藁城等地,对冀中区进行第五次战役围攻,企图围歼冀中主力部队。冀中军区则以小部队牵制迷惑敌人,主力部队跳出合击圈,转移到河间东北的卧佛堂一带。
3月23日,日伪军从河间分路出动,一路北进,控制河间、任丘一线,从西侧压迫我军;一路向东北,直逼卧佛堂。东侧青县、马场的日伪军也向大城方向牵制冀中部队。同时,大清河北的日伪军控制渡口,阻止冀中部队主力北进,我军再次处在日伪军合围之中。为跳出敌人的合击圈,120师直属队、716团和冀中军区独立第5支队等,向西越过古洋河,转到任丘以西的青塔、天门口一线。冀中军区机关及特务团,向东越过子牙河再折向南,插到献县东北牛褚寺附近。120师715团和冀中军区独立第4支队一部,向北转移到吕公堡、梁台一带,再向大城附近出击,以此迷惑和吸引敌人,掩护其他部队行动。
3月30日下午,贺龙率715团和冀中军区独立4支队、120师文工团等,进驻以北魏为中心的北魏、南魏、北良、张都、牛庄、杜各庄等村。日军吉田大队尾随我军而来,从河间向大城方向逼近。31日黎明,敌人距北魏村只有7华里时,715团指战员迅速进入北魏、南魏两村以西的交通沟,紧急构筑工事,并在南魏村西南方向的旧砖窑及窑北桑树柳子处架设了重机枪2挺,轻机枪7挺。日军在南魏以西2华里处的东告村沙家坟架起大炮,掩护部队向北魏冲击。敌人首先以小股兵力从东北方向向北魏作试探性冲击,遭到715团战士的痛打后,便向北魏以南的我军阵地冲击,3次冲锋均被我军击退。
敌人见从北魏方向突击不成,便企图绕过南魏村包围北魏村。东告村与南魏村有一条东西大路相通,敌人在炮火掩护下,沿着大路一次次向我军阵地冲锋。我军依托阵地,沉着还击,不时跃出交通沟,与敌人拼刺刀。战斗中,南魏村715团指挥部附近遭到敌人炮击,指挥员遂离开指挥部,亲临一线指挥。设在砖窑和桑树绺子处的两挺重机枪交叉射击,形成了强大的火力网,紧紧卡住了敌人。
3月31日下午1时左右,一发炮弹落在设在砖窑处的机枪阵地上,3名机枪手阵亡,一股敌人趁机绕过南魏,从东南向北魏包抄过来。为保存实力,我军沿交通沟撤回北魏村中,然后迅速向东撤至魏胡、前后屯、位敢一带,暂时摆脱了敌人。当日下午,日军进入北魏,见我军已无踪迹,遂收殓尸体,奔至韩村、芦庄。
在这次战斗中,我军以牺牲15人的代价,歼敌200余人。《晋察冀边区革命遗址通览》一书对这次战斗给予了高度评价。书中指出,北魏阻击战是齐会战斗的前奏,给不可一世的侵华日军以重大打击,对动员人民抗战,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资料来源:廊坊市委党史研究室 本报记者 张甜歌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