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编者按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1670人,全国先进工作者756人。其中,1名生态环境部系统干部、8名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本报从即日起开设“铁军精神 榜样力量”栏目,宣传展示9名同志在各自岗位上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觉得这不是给我个人的荣誉,而是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取得成绩的认可和肯定。”谈及获得的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生态环境部东北督察局督察二处处长李成钢诚恳地表示,“能够有幸在一个好的时代做了督察工作,并且这项工作取得了全社会的认可,荣誉属于督察系统的全体同志,我只是有幸能够代表大家去接受这个表彰而已。”
图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获得者李成钢。受访者供图
一直工作在最前线。作为督察业务骨干,李成钢先后14次参加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牵头完成多个重点问题线索的调查核实;先后完成7个典型案例,其中,吉林省长白山毁林建设高尔夫球场及别墅、辽宁省违法围填海等问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有力地推动了一大批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也切实强化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一直冲在督察一线的李成钢对此体会颇深。
“第一轮督察的时候,感觉地方党委、政府的一些领导干部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还不太强。原来很多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没有解决。现在不一样了,很多地方党委、政府把钱投入到生态环境治理上,废弃的矿山治理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垃圾和污水处理这些老大难问题解决了,真金白银的投入体现出真正的重视,也有了生态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
在辽宁参加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时,督察组接到来自城乡接合部老旧小区居民的投诉。由于上下水管线混搭,自来水存在被污染情况。居民反复投诉,但问题始终不能解决。督察组将信访件转办后,地方政府派人将上下水管线理清修复,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在信访现场回访时,小区里很多上了年纪的居民向督察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感人的画面让李成钢久久不能忘怀,“我们的工作是在为群众做实事,工作带来的荣誉感让自己感觉再累也值得。”
在长白山毁林建设高尔夫球场及别墅的线索调查工作中,采用卫星遥感技术,清晰展示了相关地块森林逐渐被砍伐和高尔夫球场及别墅逐渐建成的过程,为违法砍伐森林和建设高尔夫球场及别墅提供了详细的时间证据;在辽宁铁岭凡河新城问题线索调查工作中,引入无人机开展调查取证,大视角、全景式展示了污水直排景象。面对任务艰巨、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等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李成钢和同事们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督察工作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督察效果。
图为李成钢(右二)在督察现场。受访者供图
“本领恐慌是当下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李成钢感受最深的一次是在辽宁参加第二轮督察期间,当时督察确定的一项工作重点内容是高质量发展。为此,他和同志们抓紧时间学习与节能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包括节能法、节能管理条例、节能审查工作的程序及法规制度等。督察进驻之后,还邀请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的同志细致讲解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典型案例发布的当天,辽宁省就召开了省委常委扩大会,研究高质量发展和“两高”问题。督察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一典型案例对于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023年国庆节期间,李成钢在山东省开展黄河流域督察工作,先后查实了上市公司违法处置危险废物、“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弄虚作假等一批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创新采用了科学的调查取证方式,减轻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负担,提高了督察效率,并获得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拍摄工作先进个人。
节假日里依然奔波在工作一线,连续多年出差天数超过半年,这也是很多督察工作人员的常态。“儿子小的时候,因为出差时间长,回家时儿子不认识我了躲着不让抱,那时感觉特别难过。会走路了、会说话了……很多儿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刻我都不在身边,想起来是有些遗憾。” 说起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李成钢面露笑容,眼神也温柔起来,“但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爸爸是保护地球的’,这次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对儿子触动很大,儿子也很自豪。”
面对荣誉,李成钢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再接再厉。“督察内涵在不断扩大,林草、水利、自然资源、畜牧农业等内容都已经纳入督察的范围,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同时,也要不断改进督察方法,提升督察工作能力,包括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特别是从政治高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通过督察工作,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李成钢说。
下一篇:泡泡玛特把消费VC带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