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现在正值暑期,酷热难耐,动辄便汗流浃背。
习惯了与空调、风扇为伴的现代人似乎很难想象,古代人是如何避暑的?
皇帝夏天会在西苑南苑和西郊畅春园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等处消夏,每日召见臣工,办理庶政,遇有祭祀或其他典礼则回紫禁城,事毕再到园。
1875-1890年避暑山庄地图但其实除了到行宫避暑外,古人还有一种不被人熟知的特制防暑神器——避暑香珠!
其实,早在宋代,宫廷中就将香珠作为夏令时节消夏避暑之物。
历史上香珠配方众多,惟药学皇帝——雍正调配的避暑药香珠备受推崇。
他制的香珠,缕缕药香直透心窍。
十二美人图》捻珠观猫
连乾隆也说,每闻
此香,身心倍感舒畅。
清宫造办处有专门调配制作香珠的部门——“锭子药作”。他们制作的避暑香珠成为宫中不可替代的避暑佳品。
雍正时期“避暑香珠”的配方相传,慈禧太后常挂的避暑香珠,也源于那方子。
传于民间后,更是成为文人雅士、商甲富贵静心祈福、赏玩盘养雅物。
现在正值夏季,为了还原雍正避暑香,故宫文化出品了清宫御制香(雍正避暑)合香珠系列。
清宫御制香(雍正避暑)合香珠依照雍正年间御制秘方,汇集18种天然香料,纯手工研磨、精心调配。
轻摇香盒,香气悠悠,凉意沁人。
故宫文化隶属于故宫博物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打造的兼具文化深度与时尚活力的大IP。
清宫御制香(雍正避暑)合香珠共有两款:清宫御制香手串和清宫御制香手持。
清宫御制香手串以故宫博物院藏“花梨木边嵌粉彩瓷大吉葫芦挂屏”为设计灵感,共有18颗,珠子直径为10mm。
18寓意要发,18颗的手串也是一个好彩头。
中间配饰为葫芦形状,葫芦上表面含足金AU999,上面刻有“故宫文化”字样。
清宫御制香手持以故官博物院藏“画珐琅嵌石如意”“伽南香福寿十八子手串”为设计灵感,共有18颗,珠子直径为18mm。
中间配饰为如意头型,表面含金AU999,上面刻有“故宫文化”字样。采用了贵金属珐琅彩工艺。
配饰上下的珠子为玛瑙,玛瑙的质感温润细腻仿佛触摸着世间,柔软的绸缎。
清雅别致、寓意美好,男女老少皆能佩戴,静心、祈福、养身心。
01
千年传承 香韵合珠
雍正的夏日神器
有人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用香史。
从春秋战国以香祭祀,到汉代兴起熏香风气;从宋代士大夫雅集用香,到明清民间香药的流行......
香,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清稗类钞》云:“香珠,一名香串,以迦楠香琢为圆粒,大率每串十八粒,故又称十八子。贯以采丝,间以珍宝,下有丝穗,夏日佩之以避秽。”
合香珠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合香珠逐渐进入宫廷,成为帝王与贵族养生的重要工具。
据《三洞珠囊》记载,唐代玄宗李隆基常佩戴合香珠,甚至将其作为恩赏赐予大臣;
明清时期,清宫档案记载乾隆曾耗银两千两打造伽南香朝珠;
而雍正帝则命御医特制“避暑香珠”,以应对夏季湿热与瘴气。
乾隆八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zui热的夏天”。
据记载,当年温度高达40多度,连每日早朝都被乾隆叫停,命各路官员在家避暑。
乾隆也是心火难消,命人查找雍正避暑香方。
雍正时期“避暑香珠”的配方:
再取透明朱砂末五钱,透明雄黄末五钱,白芨末三钱,白檀香末一两,花蕊石末一两,川芎末一两,寒水石末一两,梅花片一两,苏合油一钱,水安息一钱,香白芷末二钱,玫瑰花瓣末一两。
将药末一并放入搅匀,制作成扣子大小的药锭,穿成一串。
避暑香珠靠其挥发性的药气发挥作用。
夏天病虫活跃的高发期,悠悠清凉药香,更是让人心情舒畅,蚊虫闻到也会避而远之。
提神醒脑、驱散汗味、醒脾清暑,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境界。
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清宫医案研究》一书对此剂型的功效十分肯定,称其“别具风格、简便实用、芳香辟秽,醒脾清暑。
据说,慈禧太后也有一串避暑合香珠,挂在胸前右侧的衣襟上,拴在纽扣上。
现在正是佩戴清宫御制香(雍正避暑)合香珠的佳期,适合人手一串!
02
集天地灵气香雅之物
古人有言:“缘何御百疫,唯有药香来。”
藏养,是中国人千年来保身养性的要诀之一。
在容易透支身体的快时代,更要让身心适时沉淀、慢慢积蓄力量,未来的日子才有勃发的朝气。
曾国藩曾说“是非了然于心而一毫不露”,“谦卑涵容”是贵相。
懂得藏养、懂得收敛自己的人,真知实干、眼明心亮、却不与人夸谈,可蓄势、能纳福。就如同这串香珠,材珍制精、藏而不露。
故宫文化之所以推出清宫御制香(雍正避暑)合香珠,就是为了与志同道合的你分享寄望与追求。
日常佩戴香珠,幽幽清凉药香,可作用于手腕上的神门、大陵、太渊、阳谷、阳池、阳溪六个重要穴位,作穴位熏疗,通三脏三腑经络。
《黄帝内经》有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清宫御制香(雍正避暑)合香珠更是被古人认为是“聚天地纯阳之物”。
行走间,脉门与香珠摩擦,肌肤之热让香珠气味更绵长,静心安神。
论其气味,复调感不输西方香水,气韵上比沉香珠更馥郁。
炎炎夏日,时常在手中盘玩,细嗅安神,心境清净。
03
匠心工艺 手工制作
故宫文化官方出品 两种款式
要获得一串光滑细腻的上好合香珠,不但要看技艺,还得看天意。
清宫御制香(雍正避暑)合香珠的制作繁复费事:洗、蒸、煨、浸、焙等,多达几十道工序。
避暑香珠为天然合香珠,融合了18味名贵药材、花草、香料:
每一个成分,都由老师傅精心调配。不同的香料还需要不同的清洗方法,以确保它们的洁净度和完整性。
每一种香料,都有其独特的炮制方法,如炒制、蒸煮等,以充分释放香气。
煎煮时要细心控火候:太稀难成膏;太过易有焦味,前功尽弃。
期间还要预留一两天,静置沉淀,耗时耗耐心。
清宫御制香(雍正避暑)合香珠必须研磨成粉、过筛超100目。
经过炮制的药泥,还得经过4000多次捶打,而且捶打分三个阶段:手捶、木捶、铁捶,顺序不能乱,这样才能做得香珠药香盈人。
把香泥打出韧性,做成珠串后,不开裂、不缩水。
正因为是人工手制,所以天香珠表面有细微的香粉颗粒感;那些看上去均匀饱满、光滑无比的珠子,则多是用机器压成的。
前后历经十四天,终得一串颗颗光滑、木质感细腻的香珠。
无论男女老少,皆可佩戴。
清宫御制香(雍正避暑)合香珠系列共有两款:清宫御制香手串和清宫御制香手持。
两款手串均由故宫文化官方出品。
每套合香珠证书齐全,正品保障。
清宫御制香(雍正避暑)合香珠凝聚了天地草木的灵气,绕于腕间,于炎炎烈日中透出一丝闲适和清凉。
大气朴拙,具东方古韵,方便盘玩。
戴着显手腕纤细,古朴的色调更显肤白;细腻内敛,老少皆宜。
赠长辈贴心护佑,给小孩纳福安神,予爱人情谊绵长。
时常盘玩,可形成油光滑亮的包浆,甚是好看。保养得宜,每串香珠戴多年,药香味依然不减。
《周易》有言:“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在大有之后,要能谦逊,方能藏养守福。
人生起伏,经历过夏劳秋收,也该藏养以待来年了。
愿手握清宫御制香(雍正避暑)合香珠的你我,在浮华都市,可有意缓神闲时,心定于中、气守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