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向(河南商丘)
据7月2日《现代快报》报道,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设置人防纳凉点22个。其中公共人防纳凉点15个,7月2日统一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开放,开放时段为每日9时至17时,后期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和群众纳凉需求适时调整;社区人防纳凉点7个,向小区居民开放,开放时间和时段根据居民需求灵活确定。
现在不仅是南京,还有很多地方都相继向市民免费开放人防工程作为纳凉点并对人防工程进行了升级。如:重庆、杭州、济南、沧州等地。而南昌开放了40个地铁站纳凉点以及露天的“两滩七湾”天然泳场作为纳凉休闲区,以提升和保证市民纳凉时的良好体验。
据了解,南京人防工程纳凉点做到“五通六有”配置,即通水、通电、通手机信号、通网络电视、通Wi-Fi,有茶水、有桌椅、有书报、有防暑药品、有宣传展板、有温馨提示和纳凉须知。不仅能让市民感到家的温暖,还能在此交友、娱乐等。免费开放人防工程作为纳凉点并进行升级改造,既盘活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又方便了市民避暑,是换位思考的便民惠民之举,体现了公共服务的温度,应该给予点赞。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党员干部常态化换位思考,接地气地体验,才能在便民利民上作出更多有益探索,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笑容更多、心里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