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第七十四集团军某旅某连传承英雄血脉——
“荣誉林”种下“金牌树”
■刘 卓 林章康
夏日,某训练场,热浪滚滚,硝烟弥漫。高温考验着官兵,也考验着装备。第74集团军某旅某连官兵操控无人机迅速升空,精准锁定“敌”关键火力点,将坐标信息回传火力分队。突击小组在炮火掩护下撕开“敌”防线缺口,一举突破“敌方”阵地。
“拿荣誉、争第一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于全连官兵心中。”该连胡指导员说,遇到比武竞赛、演训任务,官兵闻战则喜,争先恐后报名参加。
“我连的荣誉是前辈用生命创造的,我们更要用实际行动擦亮英雄连队的‘红色名片’。”胡指导员说。
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为给主力部队和群众争取更多转移时间,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的马宝玉、葛振林、胡福才、胡德林、宋学义5名战士,完成阻击任务后,把敌人引上绝路。他们打光所有子弹,砸完身边石头,摔碎枪支纵身跳下悬崖……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精神,一代代连队官兵不断赓续传承。在该连,新兵下连的第一课就是参观连队荣誉室;每次晚点名时,连队都会首先呼点“五壮士”的姓名;重大纪念日,连队常常邀请革命老前辈来队讲述战斗故事;执行大项任务前,官兵都要在“狼牙山五壮士”雕像前进行宣誓……
“英雄连队的兵,就要有英雄的样子!”这是连队官兵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走进连队旁的“荣誉林”,一枚枚熠熠生辉的“金牌”,记录着官兵们敢打敢拼、流血流汗的热血瞬间:全军军事三项比武冠军吉勾日且、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刘传波……连队规定,在旅以上比武中夺冠或受到旅以上表彰的官兵,就能在这里种下一棵“金牌树”,并挂上写有成绩的金色铭牌。
三级军士长吴文俊,如今已在“荣誉林”中挂上了多枚金色铭牌。对他而言,这些铭牌是自己军旅生涯的光荣见证。
那年,得知单位将选拔优秀战士出国参加联合演训任务后,吴文俊第一时间报了名。他说:“荣誉已经成为过去,作为英雄传人,就要不断超越。”
集训队里精英云集。为了在选拔考核中取得好成绩,吴文俊每一次训练都拼尽全力。最终,他以步兵专业第一的成绩,入选中国参赛队正式队员并担任班长。因表现优异,他被评为“优秀队员”,在“荣誉林”中挂上了第五块“金牌”。
这片“荣誉林”,也见证着一支部队的成长与转型。传统步兵单位如何换羽腾飞、更好地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成为“狼牙山五壮士连”官兵面前的又一道难关。
不久前,一次空地联合火力打击训练中,该连连续攻下两个高地后,进至“敌”最后一道防线。眼看胜利在望,部队突遭“敌”装甲车猛烈火力打击。
危急时刻,连长派出侦察引导小组,起飞无人机进行侦察,并将“敌”目标信息回传,引导武装直升机完成对“敌”精准打击。
新的战争模式,催生了军事训练变革。随着越来越多智能化无人化新装备列装,各型无人机、无人车的操作运用成为该旅比武竞赛的重要课目。
奋进强军新征程,该连官兵把目光投向未来战场:“创客工作室”成立,3D打印机快速打印无人机零件,模拟射击系统、作战模拟系统进入训练场……连队新域新质战斗力的生成路径不断拓宽。
“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激励着连队官兵奋勇向前。去年,连队承担全旅多项转型试点任务。面对新的训练课目,他们铆在训练场,晴天一身沙,雨天一身泥,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多项任务。2024年,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在“荣誉林”中种下了属于全连官兵的一棵“金牌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