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昨日A股市场上的海洋经济概念股与多晶硅光伏板块均表现强劲。对于海洋经济,中央及地方纷纷出台政策举措,助力其高质量发展,涵盖产业培育、科技创新等多方面,海洋经济迎来巨大发展潜力,相关产业加速升级。而多晶硅光伏在多部门整治无序竞争的背景下,市场秩序有望改善,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政策助力下的超级赛道海洋经济爆发
7月2日,A股市场上海洋经济概念股表现得异常亮眼,开盘后便掀起了一股涨停潮。深水海纳、大烨智能、国联水产等强势斩获20CM涨停,海洋王、亚星锚链、冰山冷热、振华重工、中水渔业等众多个股也纷纷涨停。这一现象背后,是政策面的有力推动。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会议还着重强调了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包括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等。
不仅如此,近期广东、上海、山东等地也围绕发展海洋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例如,6月26日广东召开全省会议,聚焦海洋经济,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做强石化、船舶等优势临港产业,培育壮大海洋新兴和未来产业。上海发布了《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拟制定出台相关条例,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并计划研究建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山东则在去年出台了相关意见,提出到2027年提升全省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水平。
从市场规模来看,海洋经济领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到2030年,全球海洋的经济价值将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体量。
在政策支持下,海洋经济有望加速发展,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向高端化、多元化迈进。其涵盖了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旅游业等多个产业。天风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其中船舶工业、海洋电力等第二产业高速增长,为深海科技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未来深海资源开发效率将大大提升,推动海洋经济从传统“浅层开发”模式向全产业链价值挖掘模式跨越。
东北证券认为,深海技术的发展具有经济和战略双重意义,在顶层规划支持下,深海科技等新兴领域有望加速发展。国金证券则建议重点关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广发证券研报也提到,在海洋强国战略推动下,国内后续有望出台政策促进深海经济发展,如深海油气开发,对油气勘探开发产业链形成潜在利好。
多部门携手整治无序竞争,多晶硅光伏率先受益
昨日早盘,多晶硅高开之后直线拉升,涨幅一度超过5%。与此同时,光伏概念早盘活跃,光伏玻璃、硅料方向领涨,亚玛顿涨停,欧晶科技、通威股份、凯盛新能、大全能源、东方日升等跟涨。
分析人士认为,近日高层会议指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这被市场解读为比海洋经济更为重磅的利好。
在当下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多部门正紧锣密鼓地展开行动,全力整治无序竞争,旨在构建一个有效竞争、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市场扩容协同共进的多赢发展格局。
5月21日,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召开2025年全体会议。会议聚焦重点任务,强调要紧紧围绕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以及加强竞争监管执法等方面发力,积极贡献智慧力量,提升公平竞争治理能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同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部门,针对外卖行业存在的竞争突出问题,对部分平台企业进行约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负责人在刊文中指出,恶性竞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严重阻碍企业创新发展和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必须坚决遏制低价倾销、互黑互踩等乱象,净化市场竞争生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也在5月20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然而,部分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一些企业盲目跟风投资,或跟不上技术更新迭代节奏,陷入内卷式竞争,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还有的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突破市场竞争边界和底线,扭曲市场机制,扰乱公平竞争秩序,亟待整治。
针对这些问题,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有关方面,因业施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具体措施包括坚持创新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地方约束,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优化产业布局,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强化市场监管,净化市场竞争生态。
券商分析认为,整治无序竞争成为今年重要的政策主线,尤其在价格信号疲弱的背景下,政策强度不断提升。财经委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以光伏领域为例,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起集体减产30%。在电气化领域,作为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板块,正从超前投资挤压全产业链利润向重塑产业格局和变现阶段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