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晴 李庆都 德州报道
禹城与功能糖结缘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彼时,功能糖在国内还是个陌生词汇,而在国外,功能糖的研究与应用早已悄然兴起,日本、韩国等国家不仅在功能糖的生产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在功能糖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广泛探索。
当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正在研究用玉米做原料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的牵线搭桥下,催生了禹城功能糖产业。1991年,禹城首家糖醇企业成立,开启玉米芯深加工的探索;1997年,禹城第一家低聚糖企业成立。2003年,禹城形成了以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功能糖产业群体。2005年,禹城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功能糖城”称号,同年,产品与可口可乐等众多国际食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禹城功能糖开始进入世界供应链体系。2017年,禹城市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全国功能糖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此后,禹城功能糖产业加速腾飞,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021年,禹城功能糖产业集群升级,被列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进一步巩固了在全国生物产业中的战略地位;2024年,禹城“中国功能糖产业”入选全国最具影响力产业名片矩阵,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标杆。
“政府在产业培育中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引导者,又是资源配置者,还担任着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禹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工业企业服务保障中心主任尹坤表示,禹城市政府在功能糖产业培育中发挥了全方位的引导与支撑作用,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和创新驱动,推动产业集群化、高附加值化及国际化发展。
如今,禹城已构建起完整的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低聚异麦芽糖、木糖(醇)、低聚木糖、结晶麦芽糖醇等功能糖产品的工业化生产,生产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联合中科院等机构突破关键技术,建成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推出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等特色产品,形成8大系列60余个品种,覆盖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综合产能达150万吨。产业规模扩张带动就业超15万人,成为区域经济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