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柴思源 摄影报道
为迎接即将开幕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连日来,我区各地运动员们积极备战,苦练“绝活”,正以高强度模式向金牌发起冲击。
在呼和浩特市体育运动学校,呼和浩特市射弩队的运动员正积极备战。教练田冬细致地为队员们校准弩臂张力、瞄准器角度,讲解不同环境下的射击技巧。队员们手持弩具,每天坚持进行上百次模拟射击训练,反复打磨每一个动作细节,力求在风速变化、光线明暗差异等复杂条件下,依然能保持稳定的竞技状态。
7月1日清晨,呼和浩特市体育运动学校武术馆热闹起来。刀光剑影中,武术队员正挥汗训练——长棍劈下时破空声响彻场馆,队员们的吼声气势如虹。训练场上,队员们的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尽显武术魅力。陈文艳教练在场边仔细观察每个动作细节,不时上前指导。“这届运动会武术项目规则有所变化,所以我们面临的压力不小,但队员们都很拼,我们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陈文艳说。
目前,队伍坚持“一天三练”的训练模式,通过早、中、晚三个时段的系统训练,持续巩固技术动作,提升身体力量,力求以最佳状态迎接比赛。
下一篇:央地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