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本报讯 (记者 周美玉) 近日,在北京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消防救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即日起将在全市开展“优化消防服务 护航经济发展”专项行动,在消防监督检查、行政许可、规范执法等环节推出一揽子“便民利企”措施。
在回应企业关切方面,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招聘会等大型群众性活动,无需消防部门审批(备案),无需向消防部门提交证明材料。消防部门指导主办方、场地方按照“一事一策”原则,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需要通过外摆摊位开展临时性促销售卖、展览展示、餐饮服务、产品发布等商业经营活动,由商圈(商场)管理运营单位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无需消防部门审批(备案),消防部门可协助指导企业划定活动区域。
在减少入企检查方面,北京实施“计划检查”。每年公布检查计划,每月公布检查单位名录,未列入检查计划或无法定事由的,不进行检查。同时,执行“扫码检查”,消防监督人员入企现场检查时,必须“扫码报到、亮码通知、照单检查”,企业对不按规定扫码、不出示检查码的,可拒绝接受检查。避免“重复检查”,消防监督抽查、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等不同形式的检查,能合并实施的进行合并,对于同一建筑物(群)内有多家消防重点单位的,一次全部检查,不再分次检查。拓展“非现场检查”,固化现有的消防控制室值班点名等七类非现场监管场景,应用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拓展非现场监管场景,年内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检查总量的60%以上。
在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方面,明确“无错不罚、履责不罚、轻微不罚、首违不罚、首查不罚”等十六项消防柔性执法免罚清单。
在靠前提供服务指导方面,社会单位可通过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官网进行申请,邀请属地消防部门对单位的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消防管理、宣传培训、巡查检查、隐患整改等予以消防技术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