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公司不想要40岁以上的人。”
立冬后,我邀请了几位平均年龄40岁的中年女性,谈谈她们目前的工作和生活。
这三位职场女性外貌、身高、职业各不相同,但都异口同声地表达着相同的观点,也陷入了相似的困境。
听完他们的职场故事,我也感受到了一个秘密事实:
在现代职场中,中年女性(40岁以上)的面孔正在逐渐消失。
41岁的阿秀曾经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主管,现在正在找工作。
“上周停了大宝的兴趣班。”
41岁的我终于明白,对于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妈妈来说,最痛苦最尴尬的事情是什么。
我没有时间照顾我的孩子,因为我工作太忙,我不想总是小心翼翼地不偏袒某个孩子。
但是:
你要在“让两个孩子保证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给天才儿童更好的教育”之间做出选择。
我在我大宝4岁的时候送她去练习滑冰。
孩子很喜欢,也愿意坚持下去。教练说她有天赋,将来可能可以吃运动。
但现在,我家就靠老公一个月6000的收入,每月几百元甚至几千块的大宝“爱好”真的很难支撑。
鲍尔才2岁,也是吃得好、发育健康的时候。
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大宝身上,却在鲍尔身上省吃俭用,这是不公平的。
被公司“优化”了整整一个月,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新工作。
上周又一次面试失败的那晚,我停了大宝的兴趣班。
和教练沟通后,看到了家长的新消息。
是大宝同学的妈妈之一。她提议周末去餐馆吃饭。是AA制,正在叫员工。
我随便查了一下她说的餐厅,屏幕显示:人均1000元。
我用力地关掉了手机电源。
吴敏,43岁,超市理货员。
“现在在家不敢多说话。”
说来惭愧,我自己也不是做超市理货员这份工作的。
半年前,一位年轻的女主管来到部门,年仅31岁。听说她是硕士,也有外企工作经验。
我们超市领导很器重她,高价从其他超市请她。
大概是因为高薪、高学历和总经理的支持,这位女主管对员工要求非常严格。
我比她大十岁,在这家超市工作了五年,她还在对我颐指气使。
会上甚至有匿名批评:
“有些40岁以上的老员工并不认为自己懒,不会被别人看到。别人能看清楚你的小把戏。”
没多久我就辞职了。
随着我失去了收入,我家的经济状况突然变得捉襟见肘。
我们和我的公公婆婆住在一起。随着我在家待的天数增加,婆婆开始生我的气。
有一次在家,婆婆以为我不在家,大声教育儿子:
“将来你妈妈老了,别养她,因为她不赚钱不养家,她是个坏妈妈。”
我真的很想冲出去和老太太好好理论一番,但最后还是默默忍住了。
因为我没钱。
没钱就别说话。
64cb2b533a9965b657dc2' />
> 张蓉,38岁,从事自媒体
“每个月不到1000元的收入,我必须精打细算。”
有时候我会想:
在40岁正式到来之前,开始着手创业,可能也不是一件特别坏的事情。
虽然我完全没有准备好。
但是话说回来,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事情是准备好了才开始的?
绝大多数人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惊慌失措地完成。
在做自媒体之前,我做过几种不同的工作:
行政文员,文案策划,广告专员,市场专员,课程销售等等。
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有用的沉淀。
这么多年,我只不过就是在挣一份勉强养活自己的工资,仅此而已。
过完36岁生日我就一直在琢磨:
我要一直这样下去吗?
到了我这个年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再心存妄想了。
什么“职场竞争力”、什么“一万小时理论”统统对我不起作用了。
如果说这十几年的职场生涯,带给我什么有用的启发,那就是:
我终于接受并认可了,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
这样的职场生涯,再过上十几年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那我还不如离开职场,做点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比如写作。
我的要求不高,只要每个月能挣到自己的吃饭钱就行。
家里供房、养娃的开销,目前用老公一个人的收入还能支撑,这也是我下定决心辞职做自媒体的底气。
做自由职业者固然不用在公司受气,但不得不承认:
以前在公司打工,虽然工作都很无聊,但至少有四千左右的收入;
做自媒体一年,也就挣了几千块钱,平均每个月不到一千。
以前在超市从来不看价格,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我,现在也学会了精打细算。
毕竟,至少是买菜这一块,我不想跟丈夫要钱。
这是我维持尊严的最后一道防线。
> 讨论
上面三位40岁左右女性的职业故事,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职场女性在40岁之后,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呢?
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