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杨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宁)消防审批和申请材料简化,企业可拒绝不合规消防检查,超十万家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发放奖励金539.04万元……在6月30日召开的北京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多部门通报了北京消防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及推进安全生产等相关工作情况。
北京市消防救援局总工程师李云浩介绍,为深入打造“北京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北京市消防救援局6月30日起在消防监督检查、行政许可、规范执法等环节推出一揽子“便民利企”措施,开展“优化消防服务 护航经济发展”专项行动,并发布消防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正负面清单。
专项行动涉及回应企业关切、减少入企检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严格规范执法行为、靠前提供服务指导、主动接受监督评议六个方面,提出部分大型群众性活动及商业经营活动无需消防部门审批(备案),精简申请材料,企业可拒绝不合规检查、可邀约上门服务等具体工作举措,并明确“无错不罚、履责不罚、轻微不罚、首违不罚、首查不罚”等十六项消防柔性执法免罚清单。
北京市消防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正面清单。北京市消防救援局供图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统计,1月1日至6月29日,北京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亡人事故12起、137人,同比分别下降5.7%、1.5%,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中心城区非居民用户液化石油气实现全替代,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1.64万个、换电站310座、超充站517座,发现整改问题隐患524个,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3.1万个,推动超10万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推动“一件事”全链条治理。
截至6月26日,北京全市13.46万家生产经营单位中,已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生产经营单位达10.27万家,累计通过内部报告发现隐患7.62万项,企业发放奖励金539.04万元。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聚焦商圈、学校、医院、养老服务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问题隐患排查,依托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预判违法行为高发时段及区域,科学部署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能,同时引导政企共治,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共发现并责令清除安全隐患3.78万余处,立案查处相关违法行为6300余起。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车广杰表示,下一步将聚焦“降概率、控损失”,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压减事故,持续完善安全责任体系,深入推动治本攻坚等专项行动,不断夯实安全防范基层基础,维护首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6月30日,北京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实习生 杨丽/摄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