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微博
廖宗魁/文
“内卷”(Involution)的概念最早由格尔茨于1963年提出,原指在外部扩张空间受限时,一个经济系统无法实现外延式增长,只能通过内部结构的不断细化与复杂化来维持生存和运转。当前,不少行业进入新旧动能转换与存量竞争阶段,低价、低质、低水平竞争现象日益蔓延,不正当竞争、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多发高发,严重扭曲市场机制,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内卷式”竞争在微观上往往体现为企业主体的盈利变得越来越困难,公平的市场环境遭受损害;在宏观上则会导致整体物价水平持续偏低。
整治“内卷式”竞争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 “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整治“内卷式”竞争也有利于促进价格水平合理回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目标是2%左右,就是旨在通过各项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求关系,使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
那么,如何整治“内卷式”竞争,并促进价格水平合理回升呢?历史的经验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2012-2015年,我们也曾面临过PPI的长期负增长,整体价格水平偏低,以及结构性产能过剩与恶性竞争的问题。最终,我们通过供给侧改革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016年开启了针对煤炭、钢铁、水泥等部分行业的供给侧改革。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同月,《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发布,确定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煤炭行业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这一轮供给侧改革的成效显著,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显著去化,整个工业的产能利用率回升,既避免了过分的恶性竞争,也推动整体物价水平得以合理回升。2016-2017年PPI迎来了一波上行周期,中国经济也明显复苏,期间A股也走出了一波以核心资产为代表的慢牛行情。
不过,这一次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和“内卷式”竞争涉及的行业与上一次有所不同,主要是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商等,其市场化竞争程度较高且以民企为主,而且整体经济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这就使得我们在借鉴上一轮供给侧改革经验的同时,还要有新的思路。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化解过剩产能和避免“内卷式”竞争需要有新思路、新路径。本轮“反内卷”政策或从粗放式“去产能”向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和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市场有序竞争的双重目标转型。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避免内卷式竞争,还需要放眼世界。推动中资出海,全球布局。
本文刊于06月28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上一篇:焦勇已任中南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