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6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京发布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春明教授启动了发布仪式,张霖宙教授代表研发团队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史权教授介绍并回顾了平台30年来基础研究的研发历程。
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由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石油分子工程中心团队经过联合攻关打造,以石油分子工程为理念,涵盖了表征、数据库、计算三方面:石油分子评价平台提供表征服务,石油分子信息数据库平台提供数据服务,分子级过程模拟平台提供计算服务。相较于传统方法,石油分子过程模拟平台在分子数和反应数方面均有跨越式提升,组分数及反应数从几百量级增加至上万量级,并可预测超30多种关键物性。
石油分子评价平台通过组合分子级表征技术及组成模型构建技术,在不足一周时间和少至数毫升的原油用量前提下,实现原油的全评价,得到超过5000分子(群)以及30多个原油及其馏分油的宏观性质信息。石油分子信息数据库平台所包含的原油/稠油性质及分子组成数据库可提供在线检索、查看、对比功能,进一步提供物性及二次加工性能测算;原油色谱指纹数据库提供不同地区原油的色谱指纹,适用于海上溢油、土壤污染等场景的原油示踪及油源诊断;石油硫化物数据库包含石油硫化物质图谱和色谱保留信息,为硫化物鉴定提供数据基础。高分辨质谱数据处理软件和气相测谱数据处理软件历经10余年迭代,已服务超30家单位,处理超过10000个样品。
石油分子过程模拟平台包括四大核心模块:一是分子数字化及物性预测模块,覆盖从C1~C150的烃类、含硫及含氮化合物,且预测物性全面,可预测分子的热力学、结构、能量、产品性质等40种关键物性;二是油品分子特征化及物性预测,能够针对汽油、柴油、VGO、减渣等,预测油品的密度、辛烷值、蒸馏曲线等宏观性质,实现各类油品的分子特征化以及调合计算服务;三是分子反应工程模块,主要提供大规模反应网络及反应器的代码生成,可应用于固定反应床、固定流化床、中试提升管等;四是分子分离单元模块,包括自主研发的系列分离单元模型库,可替代商用流程模拟软件的计算功能。
“基于以上模块,我们已经进行了过程模型的开发,构建了炼厂全反应装置分子层次转化模型库,覆盖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延迟焦化、重油加氢、催化重整、汽油加氢等,可实现对高达1万个分子反应及分离的准确计算。目前,这些模型已成功应用于多家石化研究院、工程公司和炼化企业等。”张霖宙教授表示,“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打造分子级的现场优化系统,推动分子工程从理论走向工业实践,实现低碳智慧精准的工业过程的模拟与优化。”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石油分子表征平台,开发新方法并加速技术迭代”石油分子工程中心主任史权教授表示,“以分子工程理念为石油/重质油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以工业软件为依托实现石油化工过程的分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