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微型精密电子零部件公司和林微纳(688661.SH)推进“A+H”上市。
6月30日晚间,和林微纳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简称“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3月,和林微纳在科创板上市,IPO募资规模为3.54亿元。
对于此次计划赴港上市,和林微纳表示,主要是为深入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公司境外营业收入表现亮眼,2024年实现1.76亿元,同比增长157.87%。
整体业绩方面,和林微纳持续回暖。2025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09亿元,同比增长115.95%;归母净利润为2654.74万元,同比大幅扭亏,上年同期为-541.8万元。
推进“A+H”上市
根据和林微纳发布的公告,公司拟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公司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相关细节尚未确定,本次H股上市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对于推进“A+H”上市的目的,公司表示是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同时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优势,优化资本结构,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赴港IPO呈现井喷态势,截至目前,年内已经有7家A股公司成功赴港上市,还有超60家A股公司正筹划赴港上市。
和林微纳计划搭上的这波赴港上市潮,背后源于政策的支持。据了解,去年4月以来,中国证监会就开始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不断优化措施吸引A股公司到港上市。今年5月份,香港证监会与香港联交所宣布开设“科企”专线,为优质科技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并允许“保密提交”。
据了解,2021年3月,和林微纳登陆科创板,公司每股发行定价为17.71元,共发行2000万股,募资规模为3.54亿元,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募资净额3.12亿元,投向微机电(MEMS)精密电子零部件扩产项目、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截至2024年末,上述三个项目共投入资金2.59亿元,整体投资进度83.14%。
境外毛利率31.58%远超境内
资料显示,和林微纳主营业务为微型精密电子零部件和元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微机电(MEMS)精微电子零部件系列产品以及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系列产品。
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当年,业绩延续上市前高增趋势。2021年,和林微纳实现营业收入为3.7亿元,同比增长61.35%;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68.33%。不过,此后3年,公司的业绩波动较大。
2023年,由于消费电子等终端市场景气度及需求下降等原因,公司出现亏损,营业收入同比微降0.93%至2.8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93.91万元。
随着行业复苏,和林微纳业绩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猛增99.13%至5.69亿元;归母净利润减亏58.41%至-870.81万元。当年,公司境内境外营业收入都出现了大幅增长。
根据年报,2024年,公司境内实现营业收入为3.84亿元,同比增长79.38%;境外实现营业收入为1.76亿元,同比增长157.87%。值得一提的是,境外的毛利率水平也好于境内,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的境外毛利率为31.58%,境内毛利率为10.64%。
和林微纳称,其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英伟达、AMD、英飞凌、博通等优质客户,形成了较强的客户资源壁垒。未来将秉承全球化发展策略,持续推进全球化。
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继续改善。2025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为2.09亿元,同比增长115.95%;归母净利润为2654.74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541.8万元大幅扭亏。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