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尹明)6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喆率队赴哈尔滨市松花江水源上移和输水管线项目进行调研,实地考察项目建设成果,推动构建城市双水源供水安全格局。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推进松花江饮用水新水源规划建设,通过地方立法对新水源保护进行全面规范。2023年,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哈尔滨市松花江新发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作为哈尔滨首例跨区域协同立法实践成果,该条例为松花江水源地装上一道“安全锁”。
在太平镇先进村江堤取水头和取水泵站,调研组成员听取了关于工程建设进展及原水切换准备情况的汇报。作为黑龙江省“百大项目”,该工程西起太平庄堤护岸,东至阳明滩大桥及友谊西路接驳点,敷设输水管线30.74公里,涵盖取水、输水、净水厂三大工程,投用后将形成以磨盘山、松花江为主水源的多水源体系,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支撑。目前项目已全部完工,即将进入试运行阶段。
孙喆对项目完成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该项目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市人大常委会将在推动重大民生项目落地中持续发挥监督作用,以立法保障和项目实效双轮驱动,推动形成“源头保护—工程建设—运营监管”全链条治理体系,为城市供水安全构建法治与工程双重屏障。相关部门要做好运营衔接,通过委托运营机制确保项目收益闭合,同时强化监管、落实偿债资金路径,以法治思维和系统观念筑牢供水安全防线,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上一篇:颂歌献给党 实践展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