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方争游) 雨过天晴,山更青,水更绿。近日,笔者走进开化县华埠镇许家源村,看到一个新奇的家庭农场:高山上有单轨和喷灌设施,环绕在香榧、油茶、黄精、三叶青等植物中,远看像一张地图,藏在美丽的山水画卷里,美不胜收。
它就是开化县新艺家庭农场,坐落在省级森林村庄许家源村的源头川坑口。该农场创建于2021年,主要种植香榧、油茶、黄精、三叶青,养殖清水鱼等,经营面积200余亩,总投资340万元。
“为什么要选择经营这么多项目?”农场主谢新平相告,最初他看到清澈透明的山泉水从门前流过,萌发了养殖清水鱼的念头,既可当景,又可增收。于是,17口清水鱼塘,一年赚七八万元。养清水鱼虽好,但规模太小,又单一。谢新平抬头相望,尽显山水,他认为完全可以办一个家庭农场,开展多种经营和规模生产,带动村民增收。
对市场进行调研后,谢新平认为,为了降低风险,品种上不能单一,应该以丰补欠:生长期要有长有短,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以长补短;其次,要利用好土地资源,做好套种文章,将地上和地下相结合,即地上收获香榧、油茶,地下收获黄精,一地两得。此外,他还要向多维空间发展,“零土地”生产,如林下经济的三叶青、地下经济的黄精等。
为了创办一家有差异化的家庭农场,谢新平先后两次外出参观学习取经,还与药企签订了收购合同,先解决销售问题。一切准备就绪。2021年,通过招投标,谢新平取得了邻村川坑口和本村阴山膀两块集体山,共计200余亩的经营权,分别种下香榧118亩、油茶85亩,同时全部套种药材黄精。2022年,他又在杉木和古树林下种植药材三叶青3万袋。
单轨上山,高山喷灌,是开化县新艺家庭农场的一大特色。为了提高生产力,谢新平投资40余万元,购买单轨,用于送肥上山,运输果实下山。同时,他又投资50万元,安装喷灌设施上高山,像蜘蛛网一样保护着植物生长。
谢新平算了一笔账:到了盛产期,香榧118亩,每亩收入约1万元;油茶85亩,每亩收入约3000元;三叶青3万袋,每袋收入约70元。另外,香榧和油茶套种黄精,每亩收入约5000元,可增收100余万元。预计该农场每年总收入可达400余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利润100余万元。
家庭农场发展的同时,谢新平还积极带动村民增收。“我在农场第四年了,每月工资3000多元,一年3万多元,自己生活开支够了,还是家门口有活干好!”70岁的村民廖水良高兴地说。据悉,开化县新艺家庭农场有长期工7人,都是当地村民,每年发放工资20余万元。
下一篇:高校招生录取期间 谨防招生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