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特许经营合同”是为了方便公众。
加盟商一般为首次创业的年轻人或年近60的中老年人,对法律知识相对无知。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加盟商总部相比,他们是“弱势群体”。
考察项目时,加盟商往往由投资经理带队。当你放下心来准备一场大战时,即使不看核心和最重要的加盟合同,你也急着在孙山丢了名。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众所周知,你手里的特许经营合同大部分是针对投资者的,违约条款只针对投资者!如果你不小心,你可能会加入一个假的特许经营公司,被骗得体无完肤!
真实案例:
曹,家住安徽安庆,花了大部分积蓄买了一栋300平米的别墅。和表哥丁某一起在网上浏览装修信息,不小心看到了某个颜色的全屋广告。广告很专业。他认识10多面集成墙,所以丁某留下了他的号码。
后来,一位姓王的公司经理联系了丁,开始推销他们的产品。对方表示,在本次活动期间,免费支付20万元安装样板间,交付30万元。此外,公司提供后勤服务,安排老师在家亲自安装设计,并可以安排参观他们公司的展厅,报销往返路费。丁说他在考虑几个,然后给了他们一个答案。整整一个月后,我不断接到对方公司的电话,不断要求丁去他们公司参观,并多次承诺免费赠送300平方米的装修样板间。丁很感动,于是和表哥曹沟通后,决定一起去。
中午我们一下飞机离开机场,他们公司就给他们公司安排了司机接送。经过一下午的交谈,我意识到这和我一开始说的完全不一样。样板间不是免费装修,而是需要交加盟费,承诺的路费也没有报销,结局很惨。
第二天一早,王又打来电话,说我们可以再谈。他承诺免费安装样板间,报销过路费、物流费、宣传费,并以30万元优惠支付20万材料,相当于50万元和20万元。就这样,丁又被感动了,一上午都在和表妹曹商量如何不花钱装修300平米的房子。大家都来的时候,丁把定金转了过来。
下午两兄弟去了另一家公司,下午3点左右正式签约《某某全屋装修合同》。当时他们把2万元的定金转到了对方提供的私人账户,但根据合同,他们说是在交费。
回去后,我又转了18万元来弥补对方的开支。过了一个星期左右,对方确实安排了工作人员安排勘察设计,但是板材却因为各种原因被耽误了,几次催促对方他们是从其他客户那里生产板材。收到4万个盘子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远远少于他们说的30万个。而且承诺的安装人员也不在,运费和宣传费也根本没看到。我忍不住自己找人安装。因此,安装少于100个平板是不够的。于是我联系了对方,对方说剩下的盘子要继续支付才能发放,之前的费用只能部分扣除,不能一下子全部样品。而且合同是白纸黑字写的,丁想起合同没给丁,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案件处理结果:
丁某找到我们后,告诉了我们整个事件的大致经过。我们发现对方公司没有特许经营权,存在虚假宣传等一系列违法行为。我们立即整理各方提供的证据,第一时间联系对方公司法律部进行司法调解,申请退还当事人的特许经营费。经过两周的激烈对抗和谈判,我们成功帮助了p。
加入商界是危险的,但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同时,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也可以为你保驾护航。因此,我建议创业者在最终做出加盟的决定之前,先看看其他很多在同一个品牌下加盟的门店的实际运营情况。有句老话:“正确磨刀”,不要因为想省钱就不愿意多花时间做一个彻底的前期市场调研。这些骗子的特点是没有真正的工厂和研发;d;他们的钱花在广告和展览馆上。这些骗子公司只是制造了一个繁荣的景象,但它们完全是华而不实的。再次提醒大家,凡事多加注意,谨防上当受骗。愿世界上没有欺骗!
小维提醒:
上一篇:化工产业有了风险管理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