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近日,泰州市姜堰区天目山街道组织召开“社区体验日”党群“融通”专题座谈会,系统总结前期活动经验,推动基层治理难题精准解决。活动通过创新“沉浸体验+集中研讨”模式,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据了解,在今年4月和5月开展的两期“社区体验日”活动中,居民代表们身着红马甲深入网格一线,通过“零距离”参与、“全流程”体验的方式,切身感受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在锦都社区,代表们参与了老年助餐点的餐食分装和上门送餐全流程服务;在山水社区,他们协助村民完成秸秆清运等实际劳作;在锦园社区,代表们还列席工作例会,参与老年活动中心改造等议题研讨。居民代表们通过亲身参与隐患排查、民生服务、议事协商等6类核心治理环节,围绕工作作风、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等方面,共梳理出了48条具体问题,内容涵盖公共安全盲区、服务响应滞后等治理痛点。这些第一手的实践观察为精准把脉社区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专题座谈会分设城市社区与涉农社区两个专场,天目山街道相关党政负责人、22位居民体验代表及各社区党组织书记共同参与。与会人员围绕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商治理良策。会议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充分展现了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工作作风。座谈会上,居民代表们聚焦环境整治、公共安全、为老服务、基础设施等多个关键领域,提出了36条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街道党政负责人与社区书记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并就康华社区政策宣传覆盖不足、锦都社区夜间应急缺失等议题当场明确7项建议的整改时限。
会后,天目山街道还通过即时交办、多方协商等机制,迅速推动解决了老年人办事难、小区环境整治等17项民生问题,实现了民声诉求的“即提即办”。
“社区体验日”及后续党群“融通”专题座谈会是天目山街道推动居民从基层治理“旁观者”向“参与者”“建设者”转变的重要探索。连日来,天目山街道通过构建“沉浸体验—集中研讨—精准施策”的完整治理链条,实现了居民角色从治理对象到治理力量的积极转变。这一创新做法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也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下一步,天目山街道将认真梳理座谈会成果,压实问题解决责任,进一步拓宽居民常态化参与渠道,让“一日体验”催生的“民间智慧”持续注入社区治理,加快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徐志云
上一篇:青瓦台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