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揭阳日报)
镇村风貌提升是一项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镇村连线连片人居环境和农房风貌改造提升成效明显。日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管理科一级科员吴泽宇因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省通报表扬。
聚焦美丽圩镇建设,初见成效
典型镇培育工作是“百千万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在全市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期间,首批4个全省“典型镇”(揭东区埔田镇、普宁市里湖镇、揭西县棉湖镇、惠来县隆江镇)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提升,第二批16个典型镇也已完成培育。2025年,第三批典型镇共19个正在加快培育。
“我只是奋战在一线众多住建系统人中的一员。我们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把具备条件的镇打造成为典型镇。”面对全力推进的“百千万工程”,吴泽宇以“钉钉子”精神抓细抓好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推动我市64个乡镇建设规划编制高质量完成,助力乡镇(街道)实现差异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目前,我市已建成美丽乡镇入口通道62个、美丽示范主街62条、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11074栋、美丽圩镇客厅56个、绿美生态小公园112个、美丽河道(碧道)168.22公里、改造提升农贸市场59个。
聚焦古城保育活化,以史为本
揭阳古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资源丰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揭阳古城保育活化工作,并将揭阳古城保育活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围绕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吴泽宇从规划编制、测绘建档、调研评估等方面入手,在工作中谨记“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深入挖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修旧如旧推进街区更新改造工作。
工作推进,饶有成效。近年来,吴泽宇所在的科室,大力推动实现我市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零”的突破,榕城区西马路、中山路、石鼓里、东门直街东段及揭西县棉湖镇南门里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同时,他在城市更新中稳步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及保育活化,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推荐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和认定公布、对街区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等,并对揭阳古城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推荐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古树名木、古城水系及其他具有保护价值且需要保护的对象进行摸排整理并形成《揭阳古城保护名录》。
聚焦风貌带整治提升,焕发新颜
国道G206线地都炮台片区示范段、国道G539线玉滘镇新寨段、国道G324线风貌带池尾高明村示范段、国道G235线龙潭镇圩镇路段、省道S235线神泉芦园村至前詹赤沃村风貌带提升……一个个项目有序推进、稳步实施。阶段来,全市交通主干道联镇带村成片风貌带整治提升工作如火如荼。
在工作实践中,吴泽宇作为市“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专班办公室重要骨干,深刻认识“百千万工程”作为城镇融合发展重要抓手的战略意义,坚持以“三年初见成效”为攻坚目标,代拟了《揭阳市推进全市交通主干道联镇带村成片风貌带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并于4月3日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正式印发。并根据市委主要领导调研指示精神,锚定重点任务攻坚发力,加强横向联动和纵向贯通,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狠抓农房风貌改造提升、提档升级高速出入口及重要节点,确保按时按质完成重点任务。
“本次获得省通报表扬,我在振奋之余,更觉责任重若千钧。这份荣誉属于全体同事,更是在局党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和有力推动下取得的集体成果。”吴泽宇表示,接下来会将荣誉转化为实干动能,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深入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扎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和联镇带村风貌提质增效,加力提速补齐我市镇村建设短板,量质并举绘就城乡美丽新画卷。
来源:揭阳日报
记者:李桂莹
编辑:丹俐
上一篇:明起重磅调整!港股,大利好!